标签:
新思维品牌基业长青创造格兰仕 |
分类: 品牌智慧 |
在中国中小企业的眼中,格兰仕是他们共同的偶像。
1992年以前,格兰仕仅只是一家以生产羽绒制品为主的乡镇企业。1993年格兰仕开始进军小家电,并将微波炉选为主攻方向,试产微波炉1万台。到2005年,格兰仕微波炉、光波炉出口销量1400万台,同比增长17%;国内销量600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达70%,全球占有率50%,大大超过了国际产业、学术界确定的垄断线(30%)。
不仅如此,凭借“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价格优势→市场优势→销量优势→规模优势”的格兰仕,还将微波炉覆盖到欧、美、亚、非、大洋等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已占欧洲市场的40%,南美市场的60%,非洲市场的70%,东南亚市场的60%,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突破35%,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微波炉生产企业。一些曾与格兰仕竞争过的国外著名家电企业普遍认为,格兰仕的生产规模已使其为微波炉市场筑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价格壁垒。
令国内中小企业更为惊讶的是,格兰仕的定位,不仅要打造一个“国际品牌”,更“要做世界的家电生产车间”。因此在国际市场,更多的格兰仕制造的微波炉并没有打上“格兰仕”的品牌。
也就是说,格兰仕走了一条既“做工厂”又“做品牌”的道路:在国内市场,以“成本”与“技术”为武器,全力打造格兰仕“低价格高品位”形象,赢得了国内市场垄断经营的地位;在国际市场,超越先期为跨国公司简单OEM生产的作法,将这些跨国公司的生产线搬过来,实现对全球家电制造生产力的整合,使格兰仕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分工,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一个生产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淮评价说,格兰仕对“做工厂”和“做品牌”的巧妙结合,实际上是对工业化发展客观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巧妙结合,社会化大生产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巧妙结合。
但在国内国际市场能像格兰仕这样游刃有余的中小企业,毕竟是少数,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仍深陷于一种现实的困惑之中:做品牌做得不好是找死,不做又无异于在等死。更重要的是,受制于自身的条件,能做好的希望又是非常的渺茫。一位小企业主这样告诉我:“对于做品牌,我的感情很复杂。像我们这样的企业,要做好一个品牌并不容易,财力、规模、影响力都是问题,还有大企业强势品牌的打压,但不做品牌,我们似乎又永远也做不大。”
品牌,对中小企业来说,似乎成了一个难圆的梦。
如何让中小企业走出这种品牌困惑,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此提出适合中小企业的八大品牌战略。
放弃品牌战略。中小企业创业起步很艰难,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市场开拓上都得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财力,而创品牌同样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长期艰苦劳动。一些企业不顾自身的实际,一味去争创名牌,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品牌如“流星”一般,加速了企业的灭亡。因此,一些中小企业不妨选择放弃品牌战略,以价格优势构筑自己的市场地位。
那些中小型企业适合放弃品牌战略呢?一是从事机构制造、中间部件制造的企业,难以形成“产品差别”,用户对产品的品牌要求并不高;二是质量难以统一保证和衡量,或消费者对质量要求不高,无需进行特别的辨认企业,如电力、矿石、铁、坯等;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从事常接触的商品,不需要特别的专业知识就能够辨别真假、好坏,如衣服、食品、饮料等。譬如,上海时装集团公司就设立了无品牌缝纫摊,专门购进优质纺织面料,设计新式服装,开设裁剪、制衣窗口,推出价格低廉,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时装,生意十分兴隆。
我国消费者的主体仍是广大的工薪阶层和农民,物美价廉的商品则是他们的首要选择。实施放弃品牌战略的企业,往往会受到他们的欢迎。因为这此企业可省去商标设计、注册、广告宣传、使用、保护等项工作及其相应的一些费用(包括采用简易包装节省的包装费用),降低产品成本。据资料分析,同样质量的商品,采取放弃品牌战略的企业可降低售价20%—40%,通过大批量生产,薄利多销,同样也能为企业赢较好的经济效益。无品牌商品销售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温州相当部分的企业,采取的就是放弃品牌战略。
应当看到,放弃品牌本身就是一种品牌策略,它不是要企业永远抛开品牌,更不是对品牌的否定,而是要中小企业先将远大的梦想暂时放在一边,踏踏实实把自己做大做强,以积蓄可以实现自己梦想的力量。
贴牌打工战略。走进商场,你可能会选择到一款国际名牌皮鞋、一件世界著名品牌西服,甚至一台功能、造型俱佳的名牌音响,可你是否想到,这可能就是中国沿海地区的某个中小企业制造的呢?这种接受国际或国内知名品牌的委托,为他们制造合同规定的产品,并打上委托方的品牌,也就是笔者所说的“贴牌打工战略”。说白了,就是要甘于为大品牌打工,愿意为他人作嫁衣,通过大批量生产赚取相应的“打工费用”。在国际市场上把这种运作方式称为OEM,是一项十分流行而又行之有效的生产组织形式。我国最早开展贴牌打工战略的是服装业、制鞋业,现在已经扩展到IT业,成为一股席卷中国的热潮。
应当承认,在现阶段“贴牌打工战略”对众多的中小企业非常行之有效。一来,“贴牌打工”可使闲置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设备折旧得以实现,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下降,职工收入有所保障;二来,“贴牌打工”可以了解、熟悉和掌握先进技术,加快设备更新速度,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三来,“贴牌打工”可以促进职工业务技能的提高,利于技术专家、技术职工的培养;四来,“贴牌打工”能够让企业接受最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促进企业整体运行素质的提高;五来,“贴牌打工”可以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克服盲目生产导致库存积压的现象。六来,“贴牌打工”可以为今后自创品牌集聚资本、市场、技术等众多有形和无形的优势。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在规模较小时走的就是“贴牌打工”的道路,现在也有一些大企业也走上了这条路。以家电业为例,据国外一家权威咨询公司研究预测,到2005年前后,国内综合家电品牌将不会超过5个。也就是说将会有更多的家电企业不得不走上“OEM打工”的道路。
可以这么说,即使再过10年、20年、100年,“贴牌打工”都会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重要分工协作方式长期存在下去,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出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展开。
品牌共享战略。所谓品牌共享战略,就是若干家企业共同使用同一品牌,组成一个品牌联合体。通过品牌共享,中小企业可以突破企业规模小、资金力量薄弱、产品类型单一的限制,集零为整,为品牌宣传和扩大知名度创造条件。“共享”是品牌共享战略的基点和核心,这种共享,不仅有着品牌价值的共享,还有着销售渠道、客户资源的共享等,除此之外,共享品牌还有着无偿性、平等性、互利性、共创性、多样性等特点。
但实施品牌共享战略的企业,不是随意的、无条件的,它必须要基基于其所生产产品的某种相关性。比如,以婴儿系列产品为中心,生产婴儿尿布、婴儿服饰、婴儿护理品、婴儿玩具等产品的中小企业形成品牌联合体共用一个品牌。在安庆,县域内绿色食品品牌统一打“庆安牌”,建立品牌共享的运作机制,不断向市场推出新颖别致、防伪独特、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产品。“金六福”则是典型的商业网络与生产厂家的共享品牌,它在中国白酒行业下滑阶段创造了一个奇迹。
当然,品牌共享战略也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譬如品牌联合体内单个企业的产品延伸和业务扩展会受到限制,品牌下某一产品的质量因素会对其他产品形成“株连”等。因此,实施品牌共享战略,必须要制定详细的运作规则,否则会随着品牌的发展,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