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财经述评 |
3月1日,巴菲特发表了一年一度对其股东的公开信,共公开信一直是投资人必读的圣经。信中,巴菲特再次提及了他的并购六原则:
一是大宗交易(并购公司的税前收益不得低于7500万美元,除非它能很好地融入伯克希尔公司旗下某一企业);
二是持续盈利能力(我们对未来项目不感兴趣,盈利状况突然扭转也不可取);
三是业务收益状况良好,股票投资回报满意,同时目标公司应没有(或很少)负债;
四是现成的管理团队(伯克希尔公司没有也不会空降管理团队);
五是业务简单(我们对高技术企业不感兴趣);
六是提供收购报价(我们不会花时间与卖方讨论价格未定的交易)。
巴菲特说,2006年,伯克希尔公司非保险业务增长了38%,如果要继续保持这一势头,公司还必须进行一些大规模的并购。伯克希尔公司越来越成为许多私营企业主或管理层的“首选买家”。事实上,该公司去年的一些并购甚至是应卖家的要求进行的。
2006年,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领导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首先完成了2005年达成了三宗并购交易,并于7月份完成了首次对美国以外的企业并购,以40亿美元收购以色列金属工具商--伊斯卡尔公司(ISCAR)80%的股权。
去年,巴菲特带领伯克希尔公司还完成了其他几宗并购,不过他在3月1日的“致股东函”中称,伯克希尔公司急需一些大型的并购目标以充分利用该公司充裕的现金流。
截至2006年12月31日,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总投资额为229.95亿美元,总市值约615.33亿美元。巴菲特在富国银行的投资额最大,达36.97亿美元;伯克希尔公司还重仓持有美国运通公司(12.6%)、穆迪公司(17.2%)、华盛顿邮报公司(18%)、可口可乐(8.6%)和白山保险公司(16%)。
尽管此前有人质疑巴菲特对中石油(857.HK)的投资,但他说伯克希尔公司目前持有中石油1.3%的股份,持仓总成本为4.88亿美元,而该投资目前的总市值为33.13亿美元,收益率已达578.89%。
一位基金经理判断说:“巴菲特无疑是想在海外市场按照他在美国市场的标准选择投资对象,这些企业必须要有长久的运营历史、稳定的业绩增长、充沛的现金流、良好的投资者管理。”
巴菲特说,美国贸易逆差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美国可能会变得过于依赖于外资来支撑其经济,过于依赖举债是不明智的。美国经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实现“软着陆”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2000-2004年期间,伯克希尔公司押注"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有可能使美元走势疲软",其外汇远期合约使之获得了29.6亿美元的盈利。2005年,伯克希尔公司开始调整其外汇投资策略,减持了其包括12种货币的外汇投资组合。截至2006年年底,伯克希尔公司拥有约10亿美元的外汇期约,与去年9月的水平持平,但远低于2005年同期的138亿美元规模。尽管如此,去年该公司的外汇投资仍实现了1.86亿美元的收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