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富裕的良心——聆听财富世界的仁爱之音(14)

(2006-10-23 10:40:41)
分类: 微言微评

 53人应该有高贵的情感,所谓高贵情感就是因自己的存在而使别人快乐幸福;因自己的付出而使别人免除不幸与苦痛;因自己的努力与牺牲而使一个群体得以进步,因自己的终生劳作而使社会财富增加;如果自己有过错则绝不文过饰非,绝不虚伪,绝不向自己低头。”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杜发明“企业家”这个名词时,具体定义是,“将经济资源从生产力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较高的领域”,按照萨伊杜的观点,杨卓舒应该算是一位企业家,他的确一直在进行转移的工作,所不同的是,杨所进行的转移是他津津乐道的非经济资源。

 

54从本质上看,基督教以博爱为名的慈善看作人类进行自我圣化并接近上帝的方法和途径。慈善也是对上帝和耶稣的信仰而派生出来的一种品质。人要在灵性上净洁自己,才配得上做上帝耶稣的子民。”

 

这就是基督教的慈善观。西方传统的慈善事业起源于基督教教会,教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宣传说:帮助穷人就是存钱在天堂。这很像《西游记》开头的借机劝善,说唐太宗做梦下了地狱,借了河南一个大活人在地府存的十三库金银中的一库来打通关节。等到还阳后派尉迟恭查访到本人去还钱时,不禁称赞说:“阳世间是一条好善的穷汉,那世里却是个积玉堆金的长者。”可见虽然有上天与入地之分,无论东方西方,积德都是行善的主要动力。

 

55“人生在世,能够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时候,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为无助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我会感到很有意义,并视此为终生不渝的职志。”

 

轻轻点开李嘉诚慈善基金会网站,这些话就会跃然眼前。李嘉诚是当今世界无可争议的世界级企业家。1979年,李嘉诚完成收购和黄之举。在这场历时两年半被誉为香港开埠以来华资收购英资的经典之作完成后,李开始引起西方媒体的广泛注意,《远东经济评论》在1981年把李称为“香港的超人”,并以卡通人物为封面,自此,“李超人”的绰号也不胫而走。

李超人创业年表

  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

  1950年,在香港创办长江塑料厂;

  1958年,开始涉足地产业;

  1971年,创立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979年,收购和记黄埔集团;

  1987年,锁定核心业务:电信和港口;

  1999年,出售Orange公司;

  2000年,TOM.COM上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2002年,斥资约4亿元人民币认购中国电信股;

2003年,在英国开通3G业务。

 

56“只要我们伸手,我们就能找到午餐。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有着大量的资源在等待着用武之地,在等待着整合。真正短缺的不是资源,不是资金,而是思维,是对现实对社会的理解和把握。”

 

这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得曼在《萧条经济学的回归》里提出的一个新的经济学悖论:世界上存在着免费的午餐。

虽然不应以动机的考察否定善行的实际功效,但人对于自身行为动机的省思也自有其不容抹煞的价值。

日本古代有一个著名的禅师,有一天他接待了一个来访的富商。富商将一袋黄金捐献给禅师所在的寺庙,禅师接过袋子放在一边,什么也没有说。

  过了一会儿,大概是注意到富商的异态,禅师问到:“还有什么事吗?”

  富商语气明显粗重地说:“虽然我是一个富商,但即便对我来说,这笔钱也不是一个小数目。难道我不应该得到一个起码的感谢吗?”

  禅师忍不住笑了,他把钱袋还给富商,然后温和地提醒他:“给与者应当感谢。”

对于那些不仅追求事业的成就,也孜孜于内在价值的人来说,这个故事或许可以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维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