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朗读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009-04-04 15:54:47)
标签:

文化

电影

影评

分类: 艺术探讨

 《朗读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导演:史蒂芬·戴德利

主演:凯特·温斯莱特

      拉尔夫·费因斯

      大卫·克劳斯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带给我们的是欢乐,而《朗读者》带给我们的是沉重。

    没有宏大叙事,没有大场面大制作,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从一个小人物汉娜的身上,探讨人性这个永恒的主题。

    1958年,15岁的少年麦克和36岁的汉娜偶然相遇,从最初性的吸引发展为爱情。麦克应汉娜的要求,每次做爱之前,都要为她朗读文学名著。

    汉娜为纳粹服务的经历使她受到法庭的审判。在面临判决的关键时刻,她不惜隐瞒自己文盲的事实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其结果是终身监禁的判决。

    20年之后,汉娜即将出狱。她敏感地发现麦克的懦弱和畏惧,支撑自己多年的希望顿时坍塌。她把在监狱里读的书摞在一起,脚踩着它们上吊自杀了。

    影片没有把处于战争中的人简单地归于是与非、善与恶,而是通过汉娜的遭遇,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揭示深陷战争漩涡中的不同的人。他/她们处在历史的大背景下,难以主宰自己的命运,自觉地或是不自觉地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汉娜是文盲,导致了她对于历史与社会的浅薄认识,她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仅仅停留在生存。她从不自觉地被裹挟其中,到尽职地为纳粹服务。她只知道看守犯人是自己的职责,而完全不明白、也不会明白纳粹的本质,更不要说上升到社会和伦理道德的高度。从总体看,汉娜理应受到审判,从个体看,汉娜也是受害者——由于无知愚昧而带来的必然的结果。

    她在监狱里平静地度过了20年。在遗嘱中,她委托麦克把她留存的不多的钱交给幸存者的女儿。她最终完成了自我救赎,无怨无悔地离开了人世。

    影片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也带来了深刻的反思:战争的残酷,不仅毁灭了物质世界,更可怕的,是对人性的摧残,是给人类带来的精神上的毁灭。

    凯特·温斯莱特的表演光彩照人、游刃有余,甚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影片没有曲折的故事,只有一条线索,少有激烈的言辞,说话也不多,但温斯莱特的眼神里都是戏——内敛、含蓄、微妙,将一个具有极端复杂情感的女人诠释的淋漓尽致。拉尔夫.费因斯的表演也像他一贯的风格,散发出淡淡的魅力。青年演员大卫·克劳斯的表演纯朴自然。

    整部影片充满着戏剧的张力,人物心理的描写细致入微,背景的烘托和人物的心理情感也很吻合。

    当然,一部电影的容量毕竟有限。在小说里,对于战争的描写和控诉更为直观。所以我也推荐大家找来小说读一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