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时师渡,悟时自渡
| 分类: 公开 |
【迷时师渡,悟时自渡】
近期,我把所有制式教育的老师们全删掉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MBA的所有老师。
哇塞,你大逆不道涅!
呵呵,非也非也!
佛说师道,即非师道,是名师道。
我且慢慢道来…
“迷时师渡,悟时自渡”是《六祖坛经》记载,五祖连液送六祖慧能到江边,只有一渡船没有船工。五祖欲亲自划船渡六组。六祖慧能对“老师”说的一句话。然后六祖自己摇船过江…
韩愈的《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常用来诠释老师的定义、价值和意义。只是我个人觉得拔得太高了!没几个人可以达到这样的高度。或者古时的老师可以吧?但那时还有迂腐的师道尊严呢。
《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里的“脩”指的是肉脯或肉干(腊肉),孔子也收十条肉干的学费。
总之,看当下!顶尖的大学校长也可以把鸿鹄之志念成鸿浩之志!人家不是中文系的,人家是学化学的。近还有张教授在马来西亚大学演讲,被学生提问:瑞士永居相关问题。哗然+尬!自媒体的卖课老师就更是、简直了!此时码字居然有电话进来卖课,另辟蹊径不在网上,循传统渠道推广,也是服了。
其实,任何一个学生,稍有准备不出三个问题可以放到世界上绝大多是老师!老师的死穴,学生提问。说到这里,无论有多少争议,我是很佩服木心讲《文学回忆录》,在那个没有U盘和云端的时代!
我职涯后半段也是为师,生僻字发音不准和被提问题之软肋我亦在其中。不能幸免。
我个人倒是很喜欢这样定义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为师范。所以,我讲相关课程,我要求自己首先取得相关的最高荣誉或技术证书。
好了,既然如此这般,为何删掉老师呢?
呵呵,萨顶顶一曲《左手指月》,爱乐者们惊叹从低音入场,音域横跨三个8度的唱功。如果是吹管乐器,要发出此曲最高音还是很需要功力的。
《左手指月》是一首充满禅意和深度的歌曲,这种禅意并不是简单地归结为一种宗教信仰,而是一种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左手指月》是电视剧《香蜜沉沉烬如霜》的插曲,我没看过电视剧,故也不对电视剧和歌词深究。
只是“左手指月”是著名的禅门公案。这个公案既显浅又深邃。
说,有修行之人去问得道的禅师,何为佛法。禅师也不答话,就以手指了指长空中的明月。没想到,问者竟然把禅师这手指当成了佛法。
呵呵,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又,佛陀的手指,指向了遥远的西方天边。比丘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了一弯浅浅淡淡的、不易察觉的弦月。
“我的教法,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目的是为了让你们更顺利、更快捷地找到月亮。而手指本身,并非明月。你若是仅仅研究手指的粗细、长短、颜色,永远都找不到天空中的月亮。”
再,楞严经卷二:‘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
《六祖坛经》记载有个名为无尽藏的比丘尼,向六祖慧能讨教《涅槃经》,而慧能不识字,于是让她读出来,帮其解经。于是无尽藏比丘尼便嘲讽慧能连字都不认识,如何解经?慧能答:“真理是与文字没有关系的,真理就好像天上的明月,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是明月,看月也并不一定必须通过手指。”
好了,足够多了。显浅而又深邃!
师者,手指尔,非月也。
《六祖坛经》:迷时师渡,悟时自渡。独自划船而去…
近期,我把所有制式教育的老师们全删掉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MBA的所有老师。
哇塞,你大逆不道涅!
呵呵,非也非也!
佛说师道,即非师道,是名师道。
我且慢慢道来…
“迷时师渡,悟时自渡”是《六祖坛经》记载,五祖连液送六祖慧能到江边,只有一渡船没有船工。五祖欲亲自划船渡六组。六祖慧能对“老师”说的一句话。然后六祖自己摇船过江…
韩愈的《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常用来诠释老师的定义、价值和意义。只是我个人觉得拔得太高了!没几个人可以达到这样的高度。或者古时的老师可以吧?但那时还有迂腐的师道尊严呢。
《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里的“脩”指的是肉脯或肉干(腊肉),孔子也收十条肉干的学费。
总之,看当下!顶尖的大学校长也可以把鸿鹄之志念成鸿浩之志!人家不是中文系的,人家是学化学的。近还有张教授在马来西亚大学演讲,被学生提问:瑞士永居相关问题。哗然+尬!自媒体的卖课老师就更是、简直了!此时码字居然有电话进来卖课,另辟蹊径不在网上,循传统渠道推广,也是服了。
其实,任何一个学生,稍有准备不出三个问题可以放到世界上绝大多是老师!老师的死穴,学生提问。说到这里,无论有多少争议,我是很佩服木心讲《文学回忆录》,在那个没有U盘和云端的时代!
我职涯后半段也是为师,生僻字发音不准和被提问题之软肋我亦在其中。不能幸免。
我个人倒是很喜欢这样定义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为师范。所以,我讲相关课程,我要求自己首先取得相关的最高荣誉或技术证书。
好了,既然如此这般,为何删掉老师呢?
呵呵,萨顶顶一曲《左手指月》,爱乐者们惊叹从低音入场,音域横跨三个8度的唱功。如果是吹管乐器,要发出此曲最高音还是很需要功力的。
《左手指月》是一首充满禅意和深度的歌曲,这种禅意并不是简单地归结为一种宗教信仰,而是一种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左手指月》是电视剧《香蜜沉沉烬如霜》的插曲,我没看过电视剧,故也不对电视剧和歌词深究。
只是“左手指月”是著名的禅门公案。这个公案既显浅又深邃。
说,有修行之人去问得道的禅师,何为佛法。禅师也不答话,就以手指了指长空中的明月。没想到,问者竟然把禅师这手指当成了佛法。
呵呵,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又,佛陀的手指,指向了遥远的西方天边。比丘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了一弯浅浅淡淡的、不易察觉的弦月。
“我的教法,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目的是为了让你们更顺利、更快捷地找到月亮。而手指本身,并非明月。你若是仅仅研究手指的粗细、长短、颜色,永远都找不到天空中的月亮。”
再,楞严经卷二:‘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
《六祖坛经》记载有个名为无尽藏的比丘尼,向六祖慧能讨教《涅槃经》,而慧能不识字,于是让她读出来,帮其解经。于是无尽藏比丘尼便嘲讽慧能连字都不认识,如何解经?慧能答:“真理是与文字没有关系的,真理就好像天上的明月,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是明月,看月也并不一定必须通过手指。”
好了,足够多了。显浅而又深邃!
师者,手指尔,非月也。
《六祖坛经》:迷时师渡,悟时自渡。独自划船而去…
在那个没有微信的时代,六祖藏匿深山、躲避被人追杀,与猎户一起,但食肉边菜…六祖也再没和五祖有任何联系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