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道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分类: 公开 |
【关于孝道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不曾经历,不为阅历。人生太多东西都必须亲自去经历,不然始终会是…“纸上(耳朵听来、眼睛看来)得来终觉浅”!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比如我们的父辈革命军人,他们那个时代,少小离家全身心投入工作,从来没有做过贴身的伺候(刻意不用陪伴)老人的工作,至少是没有长年累月地做过。连父母去世也不能在父母跟前尽孝道的比比皆是。当然不能说他们不孝,那个时代的烙印,或者也可以说是自古忠孝两难全!
好了,现在不同了!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了,独生子女也开始面临父母进入老龄的阶段了。太多的问题不去思考了,也没法去想,发展中的问题也只能在发展中解决。
只是我们,独生子女时代的父辈们,说老不老也六七十岁了,也开始很多基础病了,到我们的父辈已经很老了,只能靠我们去照顾了,还好我们还有兄弟姐妹们,关系好还可以适当轮换。
人是情感的动物,老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不无道理的!近看了一个小视频,男的伺候患病的母亲二十多年了,终于有一天因为母亲的不满意而崩溃了,话也说的很难听,“你怎么不去死”!评论区里沸腾了!说不孝的有。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的也多!真的呢,不是自己经历过很难说什么…!
倒过来看看,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啊!
传统的孝文化,所谓孝道文化相当博大。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 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
而孝道就更拔高了!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孝道通俗理解为孝的道!而非术,就很深邃了!
所以只能说关于孝道的一些事情和思考。根本就不敢说什么!会被痛打!
有孝就会有不孝!不孝意思是不孝敬父母。古代罪名之一。(在办理父母丧事中用于自称的不在此列)
连老话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处也是很牛逼的呢,出自《孟子·离娄上》。
汉代学者赵岐在《十三经注疏》中说:
于礼有不孝者三。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
这里就是赵岐把孟子的意思给曲解了,很明显,赵岐把“无后”理解为了“没有后代”,并表示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顺。
导致今天我们很多少人所认为的“无后为大”,也大都是如此意思,其实不尽然。
(《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原意应是:不孝的表现有很多,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舜娶妻子的时候没有告诉父母,是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
只是按照民间(汉代学者赵岐)的三不孝发散思考…除了“三是无后”外,另外两不孝又是什么呢?
一、阿意曲从,陷亲不义。
意思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
这体现了孝道在中华传统思想中的进步。
二、家贫亲老,不为禄仕。
意思是: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
古时候,寒门子弟通常只有通过仕途才能出人头地,若是胸无大志,无法照料好父母,便是不孝。
放到现代来说,在父母年迈,家庭比较贫困的情况下,做子女的如果不好好工作,让父母过上不愁吃穿的生活,这也是一种不孝。
二,很浅白了,就不说什么了。
独看看一。
孔子《孝经》上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
就是说要顺从、唯唯诺诺,哪怕明知道长辈有错,也要认可,不能指出。
而到了孟子时代,儒家思想已经开始反思,对于这种情况,孟子的儒家思想认为这就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即不孝。
这是一种思想上的进步,因为父母也是人,父母也会犯错。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由于父母们有时候未必有机会接触到社会上的新鲜知识,比较容易上当受骗。
再从现代的一些现象看看这个一。
人必有动物之原本的惰性。人老了更甚!
我学医出身的,也在康复医院做过院长助理。比如一旦帮老人喂饭,老人就不再自己吃饭了!又比如各种康复训练都会有疼痛,老人不愿意去做,威逼老人坚持做康复训练是孝还是不孝呢?
“用进废退”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生物演化法则!我说过,无论再怎么信神、信仰,只是在社会实践中几乎一切都是冷血的达尔文主义的具体体现!
我学医出身在这一点上比较“冷”!没办法!内心极其清楚,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其实本质是不孝!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即不孝。但是老人很多事情是不能迁就的!
有“逼人富贵”就有“逼人(尽可能)康复”!
大爱不爱(仁)是为大爱!如此也是大孝了!
近半年天天伺候妈妈,每晚夜起三五次睡眠严重不足!人啊,睡眠不好就多麻烦事了…我自己高血压就不说了,会思考很多事情。
也请了保姆做做家务,只是贴身照顾伺候妈妈的事情,我愿意、我选择自己亲手做!
所以我说我自己(定位)是不孝儿子!但我心里明白,此生我是来还债的!我无怨无悔!即使有时会有小情绪,静下心来我会检讨反省自己。
当多数人都亲自经历过贴身伺候(我特意不用陪伴)老人,尤其是失能的老人,不止是吃喝拉撒,而是一切的一切,长期伺候…
就会理解很多东西了!
还是那句话,不曾经历、不为阅历。
上辈子我们都是有缘才这辈子会在一起…
佛说:
1.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
2.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
3.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
4.已经结束的,就已经结束了。
孝道的本质在于德,来源于教化。无论哪个时代,传扬孝道,培养孝心,都是必须的。
嗑药仍失眠,草就,不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