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桩血案的生物学分析

(2009-06-01 10:22:06)
标签:

畸恋

血案

杀婴行为

动物行为学

杂谈

分类: 新京报新知

   

一桩血案的生物学分析小满这天下午,一个26岁的年轻女医生,手持尖刀,在一所小学的楼梯上把一名12岁的小女孩双侧颈动脉割断。十个小时的手术,相当于全身血量两倍的输血都没能挽救回这个即将走向花季的少女的生命。这个女孩的父亲,是我的同事,一名呼吸科医生。他曾经是那个杀手女医生的实习老师,他们之间曾经有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

    发生在身边的血案,让我和同事们震惊不已,每当论及此事,大家觉得很难理解,与凶手无怨无仇的这个女孩怎么就成了暴力的牺牲品。而我的第一反应则是,这是典型的“杀婴行为”。

    杀婴行为Infanticide是指成年动物杀死同种未成年个体的行为。动物学家们长期以来都认为同类相残的事情在动物界并不多见,因为自相残杀对整个种群而言是不利的,因此必定会被进化过程淘汰。所以即便看起来你死我活的求偶争斗,不过也是一种仪式化的行为而已。1965年,日本科学家杉山幸丸发表的一篇名为《论野生条件下长尾叶猴的社会变动》On the social change of Hanuman langurs (Presbytis entellus) in their natural conditions的论文最早严谨的揭开了长期笼罩在动物界的那层和谐的面纱。长尾叶猴是一种群居的猴子,一般一个猴群有一头成年雄猴,几头成年雌猴和若干小猴组成。流浪的光棍雄叶猴总是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挑战那些妻妾成群的优势雄猴,这种争斗异常惨烈,一旦挑战者获胜,它便会杀死群中所有老猴王的骨肉(上图是一只狒狒)

    这一血腥的场景一经披露,立即在人类社会里掀起轩然大波。人们本能的抵触这种事情,以至于在学术界里,杉山这些先驱者的研究被长期压制。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动物行为学家豪斯法特Glenn Hausfater认为,杀婴行为在当时没有被广泛接受是因为人们觉得这是种很邪恶的行为,有些人甚至认为去想象这种事也是罪恶的。

    但事实并不因人们的好恶而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野外观察证实了许多动物都有类似的行为。另一方面,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为代表的新一代的进化论者在上世纪70年代末推出了惊世骇俗的“自私的基因”的概念,让整个生物学乃至社会学界为之一震。根据道金斯的说法,每个生物不过是基因传递的载体,进化的过程将使得生物体为了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而无所不用其极。一桩血案的生物学分析

    杉山的发现公布20多年后,人们终于认可了杀婴行为是动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最著名的莫过于对狮子的研究。狮群里的雄狮看上去很风光,实际上它“在位”的时间平均不到2年,然后就会被新的狮王取代。新狮王会将狮群里所有9个月以下的幼狮杀死,虽然母狮会奋力保护,但结果仍然是出生后头一年死掉的幼狮中,四分之一是杀婴行为的受害者。这一研究的一个成果就是风靡世界的动画片《狮子王》的问世。(狮子王就是一个杀婴的经典案例)

    新狮王杀死幼狮,一方面可以让自己的骨肉在未来少了很多竞争者,另一方面的好处则更“立等可取”。几乎所有的雌性哺乳动物在哺乳期都不会排卵,雄狮杀死嗷嗷待哺的小狮子,终止了雌狮的哺乳期,它自己才有做父亲的机会。

    雄性大鼠将这一行为发挥到了极致,每当与雌鼠交配完毕,它便变得非常有攻击性,会吃掉所有的小老鼠,这一狂热的时期将会持续3周。三周后,雄大鼠突然变得温情脉脉,对小老鼠关怀备至。好景不长,两个月后,它又会变成杀婴恶魔。这一周期恰到好处,因为大鼠的孕期是21天,小老鼠从生下来到能独立活动的时间恰好是两个月。

    上面我们看到的对幼崽痛下杀手的都是雄性动物,这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雌性是一种稀缺资源,“她”要孕育、抚养后代。这期间,雄性动物却无所事事,在“自私的基因”的驱使下,“他”会找到一切机会传播自己的基因。凡事总有例外,动物学家们也发现了不少雌性动物杀婴的情况。一桩血案的生物学分析

    比如一种叫做肉垂水雉Jacana jacana的长脚水鸟,雌鸟产卵后便撒手不管,将孵卵和育幼的工作全部交给雄水雉来做。这时杀婴行为就发生了逆转,无事可做的雌鸟会伺机杀死别的雌鸟产下的幼鸟。鸟类学家埃姆伦Stephen Emlen目击过雌水雉无情的用喙把雏鸟扔得到处都是,直到全部死去。失去了雏鸟的雄水雉便会跟这个杀人凶手交配,让“她”产下一窝新卵。

    但凡事情到了人类身上,总是有些纠结。人类的确存在各式各样的杀婴行为,从堕胎到弃婴,但人们总是能给这些事情找到冠冕堂皇,很有“人味”的借口。回到那名冷血的女医生,当她失去“理智”,便会被简单的动物性所驱使。不管怎样,这起女医生杀害女童的悲惨事件至少说明,人从某种程度上像肉垂水雉,雄性在育幼过程中也扮演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本文见于5月31日的新京报新知周刊,发表时有删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