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徽

校训内涵
校训:博学
仁爱 善思 笃行
博学。孔子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博学就是学生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宽厚的专业知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下简称“决定”)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必须要博学。在三年的专科教育期间,学子们对医疗、医药知识及文化知识应该多学一些,学宽一些,才能适应医药卫生不断发展的需要。博学,学生还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仁爱。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就是要求我们把仁爱之心奉献给整个社会。“医乃仁术”,医者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对患者有一种人文关怀。《决定》中要求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仁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仁爱也要求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关爱。
善思。孔子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学而不思,也反对思而不学。《决定》中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先培养学生善思的方法和习惯。
笃行。按照《辞海》的解释,“笃”的第一意义是“厚实、真诚、纯一。”根据这个含义,“笃行”可理解为“忠实地、专心致志地、不带有任何私心杂念地践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要求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培育思想品质、培养道德情操、养成文明习惯、塑造美好心灵,要求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笃行”作为校训,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要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之中。二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即做人要言行一致,说过的话,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忠实地去践行,不失诚信。
孔子将教学过程划分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校训中“博学”和“善思”体现了习得知识的过程,“笃行”则体现了“习”和“行”的过程,“仁爱”体现的是德育价值核心。由此可知,我校校训符合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符合我校培养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医药卫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符合《决定》的要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