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大同善化寺
大同古城善化寺景区入口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题记】 2023年8月11日—24日,烜之1车2人胜利完成自驾湘鄂晋陕豫冀蒙6省1区之旅,历时两周总行程近1万华里。期间,瞻仰了革命圣地延安(含宝塔山、王家坪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等),参观了红色景点南泥湾、洛川会议会址等;考察了中华文明历史发展遗迹、中华始祖黄帝陵、大夏国都统万城、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明代清代长城遗址、中华第一关雁门关、云冈石窟、殷墟及甲骨文考古遗址、曾侯乙墓考古遗址等;参观了重要物质文化遗产或遗存如解州中华第一关帝庙,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浑源县悬空寺,朔州崇福寺,大同善化寺、严华寺,韩城文庙、城隍庙、九郎庙等;游览了北岳恒山、五台山、神木二郎山、合阳洽川黄河湿地公园、芦芽山万年冰洞等风景名胜;走访了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安塞区中华千人腰鼓村冯家营,中华苹果第一村阿寺村,全国文保单位韩城党家村等;总计涉及5A、4A级景点及国保单位100余处,现录之、传之,与全球有缘人共享。
2023年8月20日黄昏,烜之趁大同古城善化寺景点未关门之前进行了参观走访。
善化寺俗称南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南寺街6号,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称开元寺。五代后晋更名大普恩寺。金代圆满和尚主持重修重建。正统十年(1445)明英宗赐名善化寺,一直沿用至今。善化寺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1961年3月,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善化寺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坐北朝南,以北为上,渐次展开,层层迭高,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前为山门,中为三圣殿,均为金时所建。辽代遗构大雄宝殿坐落在后部高台之上,其左右为东西朵殿。东侧为殊阁遗址,西侧为金贞元二年(1154年)所建普贤阁。除天王殿(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和普贤阁为辽金建筑外,其余两侧配殿和钟鼓楼为明清时期建筑。寺内保存金代塑像34尊,清代壁画160平方米。明代塑像9尊,金碑2通,明清重修碑3通。
烜之进庙观一直坚持“三不原则”,也就只看过热闹,随拍一些照片而已,在这善化寺也不利外。因进入善化寺时间较晚,加之不时有声音催促要清场关门,也就更没有认真细看了。如果您有兴趣,建议找机会前往探究,别象烜之一样走马观花。
特别说明一下,善化寺内的五龙壁并不是寺内原物,而是1980年把大同城南兴国寺的照壁迁移而来,但此照壁长19.9米,高7米,看上去霸气外露,颇具王者风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