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30日下午,从手机地图上找到一处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边缘景点——八仙岩瀑布,于是问询宾馆的老板自驾去路是否通?需要多久?老板说现在快15:00了,有点晚,建议换个时间再去!朕问驱车大概需多久,他说单程40分钟以上车程,走路往返另需40分钟。朕粗略一算,加上观景的时间往返至少需3小时,时间确实有点紧,但机不可失,决定立即启程前往八仙岩瀑布附近进行川岩江原始探险。
从宾馆出发,最初的几千米山路是标准的旅游公路,尽客曲曲折折,弯多坡陡路窄,但一路轻轻松松就过了。经过熊峰山主峰下的分叉口,这里往右就是去高峰湖景区,往中就是去八岩仙,于是走中间的路。又驱车走了近十分钟就到了黄阳界。这里的路开始没有路标,也没有行人,凭感觉往左转走宽一点的路,结果选择正确。只是从这里开始,原来的沥清路面变成了水泥路面,而且因为路是新修不久,许多地方没有边坡护栏,而且山边落石不断,有时公路中间就是一大堆,感觉危险系数陡然上升,心里其实有点不踏实。
开弓没有回头箭,只好硬着头皮往前开。绕过一弯又见一弯,走过一坡又一坡,路好象没有尽头一样。开了很久,遇到几个分叉路口,凭直觉不宜走小路应走大路,结果又走对了。期间,路遇一辆工区施工车及2个工作人员,问询时都说路没有错。后又遇到一位骑电单车的村民,问询说路没有错,并提醒我们前面某处过桥往右边走。当我们终于来到一处桥梁时就记得村民的指引直接往前开,最后差不多翻山下到大山底下了,又遇到一户村民。停车问询,说我们要去的地方走过了,并说再往前走就快到了安化县境了。没有办,只好继续驱车找个掉头的地方往回走,这样一来,单边车程又多走了近10分钟。
当时我们反思,不知是我们没听清楚,还是那位骑电动车的村民没说明白,其实我们从山上下来时是不要过桥直接往左边拐才是正确路线。不过这一拐,路就截然不同了。之前所走的主路一直是标准的4.5米宽旅游公路,只是弯多坡陡有落实而已,而这里是一条仅3米宽的村道,而且位于山腰间弯弯曲曲,完全不能会车。当时特别担心对向来车!也许我们运气好,也许是过这段路仅千多米不长,谢天谢地没有遇到会车的窘态。
到了小泥路都也没有的地方,看到停了2台车,于是朕迅速找个地方将车停下。之后仔细观察这地方,居然就这么一小块地方能停3台车!要没有这个地方,车要调个头都十分困难!
小泥路没有了,就只剩下森林中间一条人行便道。大约向前走了10余分钟,就能听见川岩江溪流的声音了。其间经过一个老茶树园——大熊山野生茶保护基地,后来了解到那牌子就是宾馆老板放置的,难怪他对到这里驱车、走路有多远那么清楚。
到了八仙岩瀑布附近,发现最先停车的人早就到了这里。经交流,他们是当地人,主要不是来看瀑布,而是带小孩到溪里及深潭中游泳的!溯溪而上,只见小溪水质清澈,一眼就能望穿到底,但不见小鱼小虾,毕竟这是一条高山小溪。一路向上,不时遇到一些溪水冲涮成的小潭,虽然看上去很小很浅,其实都有几米深。
在沿溪边向上前行数分钟后,终于到了礼中工区吴家凼组的八仙岩了,眼前的瀑布让我们感觉来一趟还是值得。主瀑布约20余米高,奔流而下,云雾迷蒙,气势磅礴。从下往上看,瀑布仿佛一股水流从天而降,然后飞珠溅般流入深潭,蔚为壮观。在主瀑布溪谷右侧约20米远的山体上,还有一股水流从上而下奔流而出,清秀俊逸,被称为副瀑布。虽然这些日子降水不多,但主、副瀑布的水量也不算小。估计要是丰水季节,这瀑布将有15米宽,应该算是很壮观了。
山涧小溪要成为旅游目的地,当然要弄点文化元素。朕发现,在瀑布附件的溪谷及山岩上,已经刻勒了一些文字(还未来得及涂红色油漆),有的还标注为“道光十年”字样,估计吹牛有点过了!朕拍到了石刻有:“八斗传音”“溪涧従香”“众仙品茗”等,好像都是围绕那几株老茶树来做的文章。
沿峡谷再上,于高处看这瀑布,发现它完全是自然形成,并没有人工水坝之类。因时间关系,我们在瀑布上方没走多远就折返了,其实上面不远处还有一个云仙塘瀑布,有机会到此的朋友不妨再往前走几步去探过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