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潭中故事:湖南第一所办大学的中学

(2022-04-29 08:22:00)
标签:

湘潭中学

潭中

湘潭市第一中学

湘潭市一中

杂谈

分类: 教育瞭望
潭中:湖南第一所办大学的中学
  潭中故事:湖南第一所办大学的中学
湘潭市一中第五代校门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题记】2020年6月10日,《湘潭市一中》报D版(总第240期)发表了易中辑录的“潭中:湖南第一所办大学的中学”一文,在此转录与有缘人共赏。


潭中:湖南第一所办大学的中学

       在湘潭市一中这片热土上,有一段很少被人提及的办学历史,即学校的南楼是“湘潭大学”初创时的办学校址,市一中校长兼任“湘潭大学”的首任校长,潭中乃湖南教育史上名副其实办过大学的中学。
       湘潭市一中办“湘潭大学”的起因,据《湖南日报》报道,1952年,毛泽东的塾师毛宇居到北京请主席为韶山某学校题写校名,主席听了非常高兴,说:“这是好事,国家需要人才,教育就要发展。你是教书先生出身,应该多出力,还要教育大家多出力吗!”主席还说,“将来学校可以发展,可以办中学,也可以办大学嘛!”对于毛泽东自然流露出的希望家乡办大学的心愿,家乡人民一直谨记在心,并努力付诸于行动。
       1958年6月,湘潭县率先创办“湘潭大学”,地点设在该县杨嘉桥原湘江煤矿旧址。同年8月,湘潭市亦创办“湘潭大学”,地点暂设在湘潭市一中南楼。于是,出现了两个地方都办“湘潭大学”的趣事。
       湘潭市最初的规划是在湘潭市一中校址上建立“湘潭大学”,故将湘大办学地点暂设在湘潭市一中南楼(80年代初期,南楼被用作学校图书馆,后因地面过于潮湿,不利于图书保存,图书馆迁到西斋。不久,学校部分离退休教师利用南楼空置的房间创办了益智补习学校。1992年,学校与市教育工会合作,在南楼创办了教工之家。1994年5月,南楼拆除,原址被汇丰房地产公司收购)南楼共两层,一楼作教室,二楼是图书室、教务处和老师的办公室。湘大学生与市一中学生同吃同住(专门将北舍二栋辟为湘大男生宿舍),由湘潭市一中代管;时任市一中校长张学萃(任期为1958.09-1969.12)担任湘潭大学校长,于是有了“办大学的中学”的调侃。
       1958年,湘潭市委向湖南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递交招生计划,将湘潭大学定位为全日制综合性大学,开设数学系和物理系,学制4年,所有学生和全国其他高校学生一样,为全日制并有人民助学金。据当时负责招生工作的老师和部分学生回忆,高考结束后,时任湘潭专署文教局党组书记的符石安(1955.01一1958.08任相潭市一中校长)几次专程前往省教育厅翻阅学生档案,经过统招录取了84名分别来自长沙一中、长沙二中、长沙五中、湖南师院附中、长沙四中(今周南中学)、宁乡一中、岳阳一中等中学的学生(后有1人未报到人学),其中40人人数学系,43人人物理系。
       1958年9月10日,湘潭县人民委托毛宇居再次进京,毛泽东亲笔为湘潭大学题写校名,并亲切嘱托“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设在湘潭市一中的湘潭大学并未获知这一消息,校名采用的是用毛体字拼出的“湘潭大学”。
       湘潭市刚创办的湘潭大学,没有大楼,也没有大师,因筹备时间仓促,甚至没有举行开学典礼,位于湘潭市一中的“湘潭大学”首届83名学生就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学校开设了解析几何、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普通物理、政治、俄语、体育等基础课程,选用苏联普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俄文专修学院等学校的教材授课。至于教师,则是从其他高校和中学抽调的骨干教师8人共同担任。
       据当年在湘潭市一中校内的“湘潭大学”学生回忆,新生的湘潭大学,每天开课8节(包括1节自习),晚上还要自习2个小时,每周的开课量远远超过一般大学,学习任务繁重。好在大家都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和能力,能愉快地胜任,考核成绩不错。但大家并不满足,不少同学开始艰苦自学,有的大量阅读,在书海中充实自己;有的自学英语,如饥似渴,手不释卷;还有的专攻马列主义,通读了《资本论》等巨著………
       刚办的大学,困难不少。当时的南楼两个系两间教室,三面被菜土包围,蚊虫特多,晚上进教室,蚊虫扑面。没钱买蚊香,几位同学在脸盆上涂一点肥皂水,然后立起来,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一分钟不到,白色的脸盆变成黑色,上面粘了厚厚一层蚊子,教室暂时安静一会儿。但不久,就会传来劈劈啪啪打蚊虫的声音。左手握扇,右手执笔,做作业看书,成了首届湘大学生晚自习的“新常态”。那时,80多人共7间寝室,吃饭在容纳1000多人的市一中大食堂,8人一桌,2个菜8钵饭,生活环境艰苦。
       1959年,国家遭受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经济出现困难。省委决定停办54所办学条件不足的学校。湘潭大学因为师资不足,经费无固定来源,校舍和仪器设备无法解决,就此停办。当时各地中学教师奇缺,考虑到这批学生学习基础较好,省委、湘潭市委决定湘大停办后,将学生作大专毕业,分配到各中学。湘潭市政府还专门组织召开“统分”会议,宣布这部分湘大学生作大专毕业,享受大专毕业生待遇,并宣布改设师资训练班,将原数学、物理2个系改为数学、物理、俄语、中文4个专业班,对学生进行为期2个月的培训,补上《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除少数人回原生产单位和转学外,70名学生经过短期培训后,统一分配到潭市、县中学任教。
       1983年3月,湘潭市政府主持召开座谈会,调查了解湘潭大学58级学生学历问题。同年4月16日,省教育厅下发湘教高字【1983]16号文件《关于原湘潭大学58级学生学历问题的通知》,认定他们为一年制大学专科学历毕业,补办了大专毕业证明。
       历史的长河波澜壮阔。潭中“办大学”是时代烙下的印痕,也是百廿年潭中办学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谨录之记之。

潭中故事:湖南第一所办大学的中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