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峰林立八角寨
宜章县八角寨远眺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2021年5月3日,雨,五一小长假的第三天。本次朕本有连续5天休假,但就在4月30日放假前的1个小时,被单位负责人叫去开了个紧急会议,并吩咐3日之前请朕执笔统稿交一份教育集团发展机制改革的方案给市教育局领导讨论,3日单位开碰头会再讨论修改,这下就把朕的自驾游A、B计划全部打乱。于是,朕临时调整外出计划,将五一假期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日~3日,且3日必须赶回家;4日宅家专门撰写《方案》;5日再到附近走走。此文为第一阶段前往郴州市宜章县八角寨(本次行程第一阶段第十四站)的考察经过,在此记之、传之,与有缘人共享。
对于宜章县朕是陌生的,也不知道有什么景点可看,百度地图寻找景点,发现位于县城的东北边有个叫八角寨的景区,于是欣然驱车前往。初以为,这是个未开发的景点车行困难,结果一路往山里开,才知上山的道路已全部水泥硬化,而且还加宽到了4.5米,已具备了旅游公路性质。
八角寨主景区,是位于白石渡镇的一片红层盆地丹霞地貌,与广东的丹霞山景区属同一地质构造。这里所谓的“八角”,指附件有8个类似的山头之意,但最具景色的,只有那个山顶上装有通讯基站信号塔,外型似浑圆馒头状,比平地约高出200余米的岗丘。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八角寨核心景点。现在,八角寨核心景点很容易找了,沿着进山的水泥路一直往里冲就行了!
朕把车停好,步行至八角寨的上山入口(共有3处入口,朕从山顶停车坪方向登寨),只见一形态如龙狮张口的穿洞,宽约3~4 m,长20
余米,很丹霞的景致。其实,此处不能称为洞,而只能定义为“天生桥”较为妥贴。有人说在满清末年,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部属战经于此地,曾作为战地司令部驻地。现尚存放有一个舂米石臼及石门、石壁等遗物。这个就信不信由你了。
离开穿洞,继续向上,位于绝壁之上就是一条百余米长的巨大石缝,由山下向山上延伸,最大高度处不到2米。行走在这巨石缝隙之中,下是万丈深渊,上有泰山压顶,每走一步真得小心翼翼,生怕头顶碰着石头,担心脚下起滑滚下山崖!好歹现在已在外侧修了1.1米高的护拦,安全就相对放心多了。
在八角寨巨石缝的上部,石缝高度渐渐有所增长,行走其间可以挺直腰杆子了!其间稍微开宽的点的地方,当地人还放了两个菩萨,居然还有人在这里烧香拜佛哈!再往山上走,迎面而来的是一处“一线天”
丹霞地貌,看上去有点小小的惊喜。过了“一线天”后路就绕到八角寨的另一边了,与另一条山下上来的路汇合前往山顶了。
通往八角寨山顶的路,基本上只有一些小石坑凿成的石蹬路,且没有护栏,尽管越往上走,越能登高望远,但危险性却增加不少。站在这儿边走边看,只见周边山峦时而敞亮于阳光下,时而又被浓雾笼罩,飘浮不定。当雾散云开后,还是能将附近入远处山峰看得清清楚楚的。
原以为八角寨的山顶还有什么惊艳的东东,结果走上去全是数米高的密林,跟本无法向四周远望,而且看上去已废弃的一座通讯基站建于山顶,周边更没有空间了,连休息片刻的地方也找不着,碰巧又开始下雨了,只好迅速下山。
下山之路走的是绕八角寨,即从山下最近处上山的路方向下去。这条路已是一条铺有石板的游道,只是春季雨水太多使得道路十分湿滑,得万分小心。
未来之前,零星找过一些到八角寨的介绍,看到的尽是各种“难”。朕此行发现,那些“难”早就成了过去,现在登八角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

宜章县八角寨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八角寨仙人桥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八角寨穿洞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八角寨巨石缝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八角寨上的“小菩萨”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从这里登顶八角寨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八角寨上的通讯基站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八角寨上远眺周边山峦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八角寨上下山路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