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遗韵东城门

益阳古城东城门复建遗存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2021年2月16日,正月初五,小雨,欣闻有个“益阳古城”景点未曾去过,于是与朋友驱车近130公里来个寻古探幽之旅。
“益阳古城”位于资水之滨,原建有高大的门楼,门楼上镌有大大的“资江”二字。出南门入资江,有近两百级麻石台阶。台阶宽10米,中部一平台,长6米。这长长的麻石阶梯便是当时城中老百姓的主要挑水码头。只是这些古城墙、城门及江边的麻石蹬子都已不复存在,所能见到的是择其重点复建的几个极具特色的“益阳古城”元素——城墙、城门,以示这里与曾经的益阳古城有千丝万楼的联系。如今青砖仿建的城墙上那些随风舞动的衰草,仿佛在诉说着时空的永恒。当然,为了全域旅游和地方文化宣传的需要,如今在复建的几个建筑物附近还建有名人广场,主体雕塑为鲁肃像,据说是纪念最初于资江边修堤的三国东吴鲁肃同志。
据史料记载,益阳古城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朝。三国时,益阳成了蜀吴相争的战场,蜀国的诸葛亮、关羽、张飞等都在此驻过兵,打过仗;吴国的鲁肃、甘宁也在这里修过堤、拦过坝。明朝洪武年间,益阳在资江土堤的基础上修筑了土城墙,至乾隆三十年(1765年),以石为基,彻底将土城墙改建为青砖城墙。最早的古城呈不规则四边形状,面积约140000平方米,将当时的益阳牢牢围护其中,只设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左边有常乐街,右边曰东门街,供过往客商、行人进出益阳城。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沧海桑田,岁月如梭。益阳古城的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早就没有了,当时商贾云集的繁华益阳,再没人能说清楚他熟悉的模样。朕并非益阳人,也没有在益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经历,到此只能赏古城美景,却无法睹物思人,忆益阳往事,更难以产生伟大的感情共鸣,惟一可以让朕心情舒畅的是走出“东门”,下到资江,与这奔腾不息的江流来个亲密触。其实,生活永远如这江流一样,遇山绕道,遇洼填坑,勇往直前。

“益阳古城”景点新建建筑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益阳古城”鲁肃主体雕像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益阳古城”景点新建的名人广场雕像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复建的益阳古城城墙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益阳老街玉陵坡巷
网络图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