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弯道24拐

晴隆“24道拐"俯瞰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题记】2020年7月27日~8月11日,利用暑假自驾深入贵州黔东南州、黔南州、毕节市、盘州市,云南省曲靖市、昆明市、丽江市、保山市、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等地,行程12000余里,走遍云贵两省共11市州数十个景区。为防遗忘,在此将逐一撰文录之、记之。
2020年8月10日,我们来到了此行云贵之行的第95个景点——晴隆24道拐。
早就听闻过著名的滇黔公路晴隆24道拐,2019年春节从贵州前往云南红河州时,特意留下24道拐景点未参观,留作以后停留的理由。本次返程从云南曲靖进入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时,刚好要经过晴隆24道拐,于是决定停留赏景,充分体验24道拐的魅力。
在上世纪的抗战岁月里,有一条运输动脉,从印度经缅甸,到达当时中国的“陪都”重庆,将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连接起来。通过这条运输动脉,一批批物资由美军的车队运抵中国,它是当年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唯一的陆路运输通道,被誉为“抗战生命线”,而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境内的“24道拐”公路就是这条运输动脉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故24道拐又被称为“历史的弯道”。
”24道拐“是原滇黔公路的形象标识,位于晴隆城南国道G3320线2345公路桩前,始修于1935年。该路蜿蜒于高达1799米的晴隆山西南坡,全长4千米。山脚至山顶直线约350米,垂直高度约为250米,坡的倾角约60度。
”24道拐“俯视似游蛇下山,仰视如白龙盘山,给人以惊、险、雄之感。现在的G320从晴隆县烈士陵园处开始改道,约6公里后就到达了原24道拐的第一道拐处。
贵州晴隆县旧称“安南”。据说为寻找滇缅公路上的这“24道拐”,云南二战学者戈叔亚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寻找,最初一直以为24道拐在云南境内,8年时间苦苦寻觅却不知所终,直到2002年,才正式确定历史上说的“安南24道”拐原来在贵州晴隆!但要拍摄“24道拐”也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绕道走五六公里的山路,爬上“24道拐”对面的晴隆山。也只有在那里,才能看清楚“24道拐”的全貌。当然,现在晴隆县将“24道拐”打造成了一个4A级景区,你只要出钱就可以轻松地登上晴隆山观景台(如果不出钱,看一眼的机会都难找到!),不过,想自驾“24道拐”,估计只有景区管理者批准才有机会了,正常情况下只能坐景区的电瓶车上下!
【温馨提示】车停晴隆烈士陵园附近,沿烈士陵园前面的道路右行350米,就到了晴隆第24拐处!如果不拦阻,从这儿就开车即可下到晴隆第1拐!

最高处为“24道拐"观景台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晴隆山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从云南方向过来,这里是第一道拐的起点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24道拐"算法是从云南往贵州方向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24道拐"起点从山下开始计算(右下公路为G320沪瑞线)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