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田清代惜字塔
湘乡市毛田镇惜字塔 微也足道o/手机摄影
2018年9月9日,专程专案走访了湘乡市毛田镇齐心村永红组惜字塔。
到毛田镇看惜字塔并没有作太多准备。当车行到毛田镇政府驻地时,刚好是午餐时间,于是进店吃饭。等待上菜期间,乱搜了一下毛田镇简介,其中介绍说齐心村有座清代的惜字塔,而且已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于是决定前往探究。问饭店的工作人员如何个走法,他们只回答到齐心村就能看到。我想,齐心村也有这么大,导航只能导到村部,如何找得着这惜字塔呢?没办法,只好走一步算一步。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还终于找到了。不过,要亲近这惜字塔却花了十二分的气力,主要是位于稻田中间的惜字塔没有路,只能在齐腰深的杂草中乱走。最担心的是生怕踩到毒蛇,咬一口那就自讨没趣了!运气还好,几百米远的距离花了30分钟的时间来回搞定!看来,这寻访文物之旅还充满着危险!
惜字炉又名“惜字塔”,是昔日文人墨客烧毁文字纸张的地方。据史料记载,惜字风俗早在宋、元之际已逐渐流行,那时的人们对文字及写字的纸张十分爱惜,不能随便丢弃,必须送到惜字炉焚化,此风俗到明清时已达到极致,将惜字之风与功过相结合,使之道德化。清初,惜字之风甚至还流传至日本,出现了如“惜字会”之类的组织。
湘乡毛田镇齐心村永红组稻田边的惜字塔,据炉上石碑记载,它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冬。该惜字炉坐北朝南,形如宝塔状,整个炉身用麻石砌成,通高10米,三层六面,中空至顶,顶端呈葫芦状。第一层南面有一炉口,为焚纸入口,炉口上方阴刻楷书“惜字炉”
三个大字。第二层南面偏东位置嵌有一石碑,记载着捐款人、主修人名单及修建时间,第三层没有雕刻装饰,略显简单。六个面及每层均有檐边,并有翘角。整座炉保存较为完好,造型别致,古色古香。齐心村惜字炉的发现,为研究湘乡地区古代人们敬惜字纸的文化传统习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也证明这种文化传统在清代时就已经传播到偏远的乡村。

稻田中的惜字塔看得见,却难以靠近 微也足道o/手机摄影

到了这惜字塔对面,绕过水塘都得花很多功夫 微也足道o/手机摄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