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切塔林红原县
四川阿坝州红原县瓦切塔林一角 网络图片
【题记】2019年8月11日~25日,单车4人历时15天顺利完成甘川渝湘鄂5120公里西部自驾大巡游。一路上,游历了湖南省永顺老司城,龙山县洗车河、洛塔地质公园等;湖北省恩施大峡谷、龙水地缝;重庆市区渣滓洞、白公馆、红岩广场,朝天门、洪崖洞,武隆区天生三桥、龙水地缝,酉阳县桃花源等;四川省广安市小平故里,南通市阆中古城,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阿坝州理县毕棚沟,黑水县达古冰川,红原县月亮湾,若尔盖县草原湿地花湖,九曲黄河第一湾,瓦切塔林、朗木寺等;甘肃省陇南宕昌官鹅沟,天险腊子口,迭部县扎尕那,临夏县拉卜楞寺、桑科草原,合作市米拉日巴佛阁寺、当周草原,碌曲县锅庄等。此行一路向西驰骋来回万余里,走深山峡谷沟壑,甘南藏地,若尔盖草原,克服了青藏高原高反,战胜了汶川泥石流毁路绕道,可以说历尽艰辛与惊险。可喜可贺的是,甘南及川北大地秀美山川给我们留下了印象深刻,高原草原、险峰冰川让我们流连忘返,且各处均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全程累并快乐着,特撰博数篇录之记之备忘。
2019年8月20日上午,结束了若尔盖县境内的九曲黄河第一湾后,我们就沿国道G213一路南下,于中午时分来到了红原县的瓦切乡的瓦切塔林景区。
瓦切塔林说是景区,其实没有得到官方认证,但凡进塔林者均要收费20元(此处上个臭不可闻旱厕茅坑也要收费1元)。此前,我们对藏族塔林并没有多少认识,来此之后才知道,这塔林乃是藏教信徒心灵寄托之地,又相当汉族的一个陵园墓地!我们想,既然是人家的一块墓地,且此时天气很热,海拔又高达3545米,就没有必要花钱进去受罪了!于是,大伙只在外面徘徊了十余分钟,算是到此一游打卡了。
虽然没有进瓦切塔林细看,但聊几句瓦切塔林还是可以的!
瓦切塔林藏语意为“大帐篷”的意思。据说1982年和1986年十世班禅大师先后两次到瓦切为藏民摸顶祈福。瓦切民众为了表示感激和纪念,就在班禅摸顶的地方建了多座白塔以示纪念。随着发展,修建的塔越来越多,据说有大小不等108座白塔。其中,最大一座白塔底层四周安放了无数的转经筒,供信徒们转经、祈祷,纵观整个塔林规模仍在扩大和建设中。
塔林里面是排列整齐的几十座白塔,五彩经幡一片连绵,看上去很有规模。据了解,藏族人的殡葬习惯是死后建白塔是塔葬是最高规格,只有活佛高僧才能享此殊荣。由此可知,这一座座白塔,其实就是各级别僧侣的陵寝。
进塔林游览你能看到,在每一座白塔边,都有信徒堆放的一些镌刻着经文的石板,还有乱石堆上插着宗教图腾模样的饰物,这是信徒对宗教的虔诚。如果在一个乌动笼罩的日子到此,静静耸立的塔林,你会觉得神秘、诡异,对于我们这种不信教的人来说真有一种森冷森冷的感觉。如果不是对藏族殡葬文化进行研究,确实没有必要花钱费米深入此地游览。
经幡在藏区很普遍,它分布在藏区的山巅、河边、桥梁、路口、院坝、寨门、屋前等地,其意义借助自然之力来诵经,保佑人们和一切平安吉祥。在离塔林较偏远的草地上,看样子许多经幡摆放的时间已经有些久远,有些被风吹皱了,有些褪去了些许颜色,还有的基本上成了腐朽的织物在随风飘荡,仿佛一个个不死的灵魂在空中浅吟低唱着经文一般,没有强大内心的人估计很难在这种氛围之中保持独立而不被同化。
研究者认为:瓦切塔林所处地貌位于典型的亚高山草甸类草原向亚高山灌丛草甸类草原过渡的过渡带中心位置,这里植被由单一的草原地貌开始变得丰茂。游牧民族四海为家,受藏传佛教和康巴藏区影响,对祖先的祭奠以及宗教活动需要一个固定场所,瓦切塔林所处地貌风水,使之必然成为在红原大草原中瓦切牧场的精神中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