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高耸嵩岳寺

嵩岳寺山门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8月4日上午,在游览完嵩阳书院后,我们立即驱车来到了嵩岳寺附近,决定要看一看这个中国最早的十二边型砖塔!
来到嵩岳庙观山门,一位女施主问我买票没有?俺说昨天买了票但没有时间来看了,今早特来补时参观,希望女施主行个方便。估计女施主一看我乃守善之人,又来自遥远的湖南湘潭,于是高抬贵手,就让我进寺了!其实,对这嵩岳寺、嵩岳古塔我一点也不了解,只觉得既然我买了票(按理说已过时失效了!),又说这是一个国保单位,还有人说值得一看,于是,我就一个人来到了这里!
塔是好塔,一进山门就能看到!反正,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就先拍几点张照片再说。横的、竖的,近的、远的,拍了几张后再问女施主是否可以登塔?女施主说不能!我就二话没说准备离开了!因为我还要驱车赶往少林寺参观!
近看古塔,腰檐和第一层密檐之间有门洞,洞下有小兽,十分精致。每层密檐间的小门,或开或闭,确实令我赞叹于古人精细的工艺。塔顶的塔刹上,有七重相轮的刹身与巨型宝珠的刹顶,据说一直为后来的密檐塔所效仿。进入塔内,从下往上看是个八边型空筒,从底直通塔顶!塔室之内,原置有佛台佛像。
现在撰博时回想起来,这塔还真值的一看!一是它的建造历史早。据说该塔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经多次地震、风雨侵袭仍不倾不斜,巍然矗立。嵩岳寺塔是中国幸存的唯一一个平面为十二边形的古塔,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无上崇高的地位。二是它的等级高。嵩岳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原是北魏宣武帝的离宫,后改为佛教寺院,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改名闲居寺。隋文帝仁寿二年改名嵩岳寺,唐朝武则天和高宗游嵩山时,曾把嵩岳寺作为行宫。三是它曾经规模大。鼎盛时期,寺内有700多间房间,楼阁相连,亭殿交辉,盛极一时。四是它的建造技术一流。嵩岳寺塔用糯米汁拌黄泥做浆,小青砖垒砌,这种选材及用料在世界上是首创,也是独创。嵩岳寺塔为青砖、黄泥砌筑的15层密檐式砖塔,平面呈十二边形,总高37.045米,底层直径10.6米,内径5米余,壁体厚2.5米。该塔历经1500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也是全国古塔中的孤例。嵩岳寺塔为砖筑密檐式塔,也是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古塔,其近于圆形的平面,分为上下两段的塔身,与印度“stupa”相当接近,是密檐塔的早期形态。
大家都认为:嵩岳寺塔做个精巧,设计独特,是中国现存数百座塔中绝无仅有的十二边形砖塔,是中国和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件珍品,值得一看!

前往嵩岳寺的公路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嵩岳寺停车处摆放的世界遗产标志石刻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前往嵩岳寺的石级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嵩岳寺山门高高在上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嵩岳寺内的嵩岳古塔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十二边形的嵩岳古塔远看近似于圆形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嵩岳古塔局部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嵩岳古塔内部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大德大证禅师碑,立于唐代宗大历四年(769)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嵩岳寺在1961年就定为国保单位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