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暖谷无觅处

江华县城东蒋家山“寒亭暖谷”摩崖石刻
微也足道a/摄影
2017年1月31日(正月初四),听说在江华八景之一的“寒亭暖谷”、“寒亭秋色“两景都在县城东不远处,于是我们决定找到这两景点一看究竟。
寻找景点的过程是辛苦的。行前得知,景点就在城东,我们手机百度地图输入名称搜索,百度导航表示没有这个地名。于是,我们搜到一张别人标注过的游览图片,通过仔细对比弯道特点与道路特征,推定合适的地点应该在老县村蒋家山附近。为此我们就将导航起点设为”我的位置“,终点设为“地图找点”,这样就基本将汽车开到了“寒亭暖谷”景点附近。
停下车后,我们并没有看到明显的景点或景点标识,只好向当地居民问询。最初问附近的居明,告知没有这个地方。后经我们多方沟通,又告知附近有个石碑,说往他家屋前往西走一点再右拐弯就是,说不是很远。于是,我们依计而行,果然仅走了300余米就找到了一块寒亭暖谷的“省保”石碑。心想,这寒亭暖谷估计就在附近。但寻找了很久,就是没有看到那里有摩崖石刻,也没有看到亭子。此时天色渐晚,已没有心思在密林之中继续寻找的兴趣了,于是宣布放弃返程。
直到今天问度娘,才知所谓的寒亭早就被毁了,仅剩一个被人们称为“暖谷”的天然石洞。据说,古时候的蒋家山尽管不高(相对高度仅百余米),但离早期的县城(好现在的老县村)很近,且山势险峻,风景奇秀,岩石千姿百态,树木郁郁苍苍,小溪绕山而过,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到唐朝的时候,县令瞿令问来了兴趣,于是花点钱在蒋家山上修了座亭子。后来,瞿令问就邀道州刺史、诗人元结夏天到江华来玩,并陪同观登此亭。当大汗淋漓元结坐在亭子里休息时,顿感凉风习习,疑天时将寒,于此说这亭子真乃一“寒亭”啊。县令瞿令问一听,感觉将这亭子称为“寒亭”挺雅的,就是就求吉结干脆还写篇文章以记之,于是就有了“寒亭记”。也就成了“寒亭”的由来。“寒亭”在几百年前就被毁了,故我们再怎么找也不可能找着!
而所谓“暖谷”,又名朝阳谷,是指位于“寒亭”西侧相距不到数十米的一自然山洞。据说,这里的气候却与“寒亭”截然相反,隆冬时节依然温暖如春。这咫尺之间,一亭一谷,一寒一暖,春秋同驻,相映同趣,于是就成了江华一大奇观。
如今,这两处奇观分别以“寒亭秋色”和“暖谷春容”选为江华八景之二,成了人们夏日纳凉,冬日避寒的胜地,游人络绎不绝。

“寒亭暖谷”所在的蒋家山风光(一)
微也足道a/摄影

“寒亭暖谷”所在的蒋家山风光(二)
微也足道a/摄影

“寒亭暖谷”所在的蒋家山风光(三)
微也足道a/摄影

“寒亭暖谷”所在的蒋家山风光(四)
微也足道a/摄影

“寒亭暖谷”摩崖石刻处
佚名/摄影

“寒亭暖谷”摩崖石刻(放大)
佚名/摄影

“寒亭暖谷”省级文保石碑
微也足道a/摄影

“寒亭暖谷”所在的蒋家山风光(五)
微也足道a/摄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