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天老街欠风流
——这里是湘潭(42)

湘乡市壶天镇壶天老街
微也足道a/摄影
【题记】为让各地朋友在微也足道a这儿能更好了解伟大湘潭,微也足道a博客将陆续介绍一些湘潭本地的人物、风光、改革等情况,也许仅有图片,也许仅有文字,总之博文形式不拘,长短不定,旨在于记录生活,沉淀历史,传播湘潭,扩大影响!
多次在本地各种媒体上获悉,湘乡市壶天镇有条始建于宋代的“著名”古街,有关部门正在规划将其打造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经不住媒体的再三鼓噪,2016年6月9日特专程驱车数百里到此一探究竟!
到了壶天镇上,按GOOGLE地图上的位置倒是很快地找到了前往壶天古街的入口。不过这个入口既没有人专门打理,也无明显的提醒标志,一切就是那么原生态:自由散慢、杂乱破落!各种媒体上说好的“青石板路吊脚楼,白墙灰瓦酱色门”基本没有看到,大概只有脚底下的青石板路在告诉我们,这里曾经过有繁华。
既然远道而来品读古街,我们决定硬着头皮往里走。经实地考察,所谓始建于宋代的古街,目前只是一条供居民出入的小巷子,宽约2米,长倒有三四百米,但没有所谓的上街、下街和横街了。如今两边的民居基本上是近几十年新砌的,稀稀落落地矗立在古街两侧,既无质感,也无特色,全没有一点古旧小镇的风韵。说古街曾经过有辉煌的过往,那就只能依参观者自己想像了。更难以接受的事实是,这里到处都是不断坍塌的老屋,让本来破落的小巷更显荒凉。唉,斗转星移、时代变迁,繁华散去后,只剩古街落寞独对风月了。
既然来了,我们就极力地寻找一点古街的文化记忆。在一些居民家的门框上,我们看到了几个随手所写的古代“客栈”、“药铺”、“米店”之类招牌,但没有半点经商的迹象。我们猜想,也许这里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店铺。不过物是人非,现在这个样子真无法让人将他与古街名店联系起来,因依附在古建筑中的历史和文化早已荡然无存。
从这条街走过去又走回来,我们很努力地寻找着算得上与“古街”有联系的一切东西。在一处拆了老屋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一方天井,估计这个算得上是原生态的老物了。尽情地想像吧,借着四四方方的天井,明媚的阳光透了进来,照亮了整个院落,主人的生活是否也算得上安逸?!。
在一新建居民的墙角,我们看到有一竖立的条石,应该是以前老屋地基上搬过来的,不过以前老屋的悠悠古韵依旧只能由自己想像了。再有,我们还看到了有几个被居民抛弃在外面的石柱垫基石礅,古石柱的伟岸依然只能靠想像了。最后,有小部分一般被参观者视而不见的青石板路,仿佛能让人听到街巷两边屋檐上历史的水滴飞溅出来的滴哒声。也许只有这里,才会让人想起这里也曾是商贾繁荣的边陲商贸重镇!
2010年壶天镇就被评为湖南省第二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但6年过去,眼前的光景可推知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基本只停留喊喊口号,当然理由大家都知道,就是缺少资金投入。微也足道a认为:壶天古街如果要打造成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仅靠眼前这点原生态的东西是很难吸引游客的,要实现古镇的繁荣与发展,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虽然一些不切实际的叫喊也能让有兴趣者前来探寻、品读古镇的历史风云,不过夸大其词效果会适得其反!

壶天老街的石板路在诉说着过去的繁华(一)
微也足道a/摄影

壶天老街的石板路在诉说着过去的繁华(二)
微也足道a/摄影

壶天老街的石板路在诉说着过去的繁华(三)
微也足道a/摄影

老街居民自认的古作坊或店铺名称(一)
微也足道a/摄影

老街居民自认的古作坊或店铺名称(二)
微也足道a/摄影

老街居民自认的古作坊或店铺名称(三)
微也足道a/摄影

老街居民自认的古作坊或店铺名称(四)
微也足道a/摄影

老街房屋都用这种瓦片盖屋
微也足道a/摄影

打磨光滑的石级应该是古街岁月的印痕
微也足道a/摄影

老街幸存的老屋天井遗物
微也足道a/摄影

老街新民居用老屋用过的条石重拾历史记忆
微也足道a/摄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