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桐溪太傅墓

坪塘镇曾国藩墓地维护和理办公室
微也足道/摄影(手机拍摄)
【题记】2016年1月30日中午,天气良好,朋友电话诚邀外出兜风。刚好从电视新闻上得知大王山旅游度假区正在打造当中,于是不假思索地说去鸡巴洲、龟头镇等地如何,得到友人响应后,咱就一同驱车合约前往。此次总行程120公里,涉湘潭、长沙、望城、宁乡四地。全部活动有诗为证:
慢步巴鸡洲,快闪龟头市;神游坪塘镇,飞渡靳江河。
日拜太傅墓,暮过鹤岭镇;晚走东二环,夜探江南城。
坪塘镇桐溪村伏龙山麓,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墓,那就是清朝一品大学士曾太傅——曾文正公的墓地。我们从坪塘镇巴鸡洲前往龟头镇时,刚好要从附近路过,于是经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曾太傅的墓地。
曾国藩,死后清朝追赠太傅,谥文正。曾太傅墓占地约400平米,全部由花岗岩砌铺而成。200平米墓坪全由花岗岩条石铺成,外围建有花岗岩护栏。东西两边入口均可进墓坪,从入口进来后各有一个四柱三门的花岗岩立柱相对,上刻有“曾太傅墓东阙”、“曾太傅墓西阙”字样。从东阙或西阙进入墓坪后,行走约二十余步,正中间就是一通向墓冢的26级石梯。
沿石梯级而上,就能看到一个由花岗岩封堆的圆球状墓冢。茔地周边以花岗石墙围护,拜台约50平方米。墓冢后立碑三通,汉白玉主碑上刻有楷书碑文“皇清——太傅大学士曾文正公——一品侯夫人欧阳夫人——之墓”字样。在主碑的两侧,各有一块刻有龙纹浮雕的汉白玉碑,再住外左右还各有一块汉白玉无字碑。
据说,此墓当初更有气势,后经多次偷盗,有许多精致石雕已不复存在。如原墓庐槽门与御碑亭,通道两旁有石马、石狮、石虎及翁仲各一对等,目前仅剩一对小石狮陪陪在曾文正公墓的拜台左右。如距曾国藩墓约60米处立,原有“太傅大学士毅勇侯曾文正公神道碑”,系大学士李鸿章撰、翰林黄自元书,大抵叙述曾国藩生平功绩等,此文物早已不见了踪影。墓地正前原有两株古银杏,现有一株不见了,仅剩一土围子。可喜的是两株百余岁的罗汉松还算蓊郁茂盛,不离不弃地一直守护着这里。
不过可喜的是,如今坪塘人为保护这份文化遗产,特地将墓地后的小山包砌好了围墙,并在墓园下的山沟中复建大型庙宇桐溪寺。此寺目前正在兴建当中,估计再过三五年就会初具规模。到时,善男信女们不仅可来这里拜谒曾太傅,还可以到这里烧香许愿,祈福求财,满足各自的美好愿望。
关于桐溪寺的情况,现将百度上的介绍抄录如下:
桐溪寺。古称兴国寺,为唐代振朗禅师创建。该寺掩映于绿树丛中,建筑宏伟,楼阁玲珑,三道大门,宽敞明亮,为唐代名刹。不久,寺毁,至宋复建,名曰伏龙庵。寺周有八景:盘龙松、集贤桥、象王岭、谈经石、狮子峰、桂花井、金盆岭、万寿亭。至明末,寺又毁。清代,经天岩应适禅师募缘重建,改名桐溪寺,因山后桐林茂密、寺前流水潺潺、山清水秀、环境幽雅而得名。鼎盛时期,桐溪寺有房100余间,香火缭绕。民国以后,寺庙日渐凋零。

曾国藩墓东阙正面
微也足道/摄影(手机拍摄)

曾国藩墓东阙背面
微也足道/摄影(手机拍摄)

曾国藩墓地墓坪
微也足道/摄影(手机拍摄)

曾国藩墓地墓坪上墓冢的石梯 微也足道/摄影(手机拍摄)

曾国藩墓地墓坪与石梯
微也足道/摄影(手机拍摄)

从曾国藩墓地墓冢上方俯瞰墓坪
微也足道/摄影(手机拍摄)

曾国藩墓地墓冢与拜台 微也足道/摄影(手机拍摄)

曾国藩墓地墓冢 微也足道/摄影(手机拍摄)

曾国藩茔墓汉白玉石碑 微也足道/摄影(手机拍摄)

曾国藩墓地神道上的两棵百年古树罗汉松
微也足道/摄影(手机拍摄)

曾国藩墓地神道上的百年银杏(原有两棵,现只存这一棵!) 微也足道/摄影(手机拍摄)

曾国藩墓前被毁的山寨桐溪寺
微也足道/摄影(手机拍摄)

曾国藩墓前正在复建的桐溪寺规划图 微也足道/摄影(手机拍摄)

曾国藩墓前正在兴建的桐溪寺工地
微也足道/摄影(手机拍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