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之岭新石器遗址

鹿之岭仿古牌仿(正面)
微也足道/摄影
2015年11月29日,当我们参观完黄兴故居后,朋友提出附近还有一处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鹿之岭新石器遗址可值一看。于是,我们用导航软件搜索鹿之岭新石器遗址,结果一搜就中,并依导航指引沿月亮山路一路直行就来到了鹿之岭新石器遗址处。
鹿芝岭遗址四周平畴,阡陌纵横,像个小平原。我们兴致勃勃地寻觅先人们留下的印记和痕迹。原以为鹿之岭新石器遗址有点具体东西可看,结果只在路边看到一标志牌。上有文字介绍说:鹿之岭新石器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0.7米,曾出有斧、锛等石器及红陶、灰陶等残片,陶片纹饰为印纹,器形有鼎、豆、圈足盘等,属龙山文化时期遗址,距今约4000年。问询附近的农家妇女,说遗址在她家屋后百余米处,不过我们前往时并没有看到什么带有远古历史信息的东西,也没有找到半片断壁残垣,只有个标志牌孤孤单单地伫立在路边,,而且还被农民的杂物遮着!有人说文革前这里还有能找到一些遗址类的东东,但“文革”中因红卫兵打砸抢,让所有的珍贵遗迹和文物毁于一旦。不过这位农妇告诉我们,如果沿月亮山路再往前走到双鹿路口,还有一个仿古牌坊!
我们又迅速驱车来到了月亮山路与双鹿路的交汇处,这里确实有一块约50平方米左右的小三角地,其前建有一个3米多高的二柱一门水泥结构仿古牌坊。牌坊的正有电脑草书字体“鹿之岭”三个字,上有对联:“鹿鸣天下乐,芝瑞满庭芳。”牌坊的背面还有一副对联:“黄兴故里文明路,遗址新街夕照情。”牌坊十余米之后,则是一片砖墙,由数块人造大理石拼合贴成的墙面上用电脑雕刻有《鹿之岭记》全文。在砖墙的左侧,有两只栩栩如生的黄色模型鹿,这口含灵芝、昂首微笑的两只生灵,既是鹿芝岭吉祥鹿的象征,也“义务”成了这里的守护者。
为何黄兴镇的这个地方称为鹿之岭?我想远古时代,这里一定森林茂密,估计是麋鹿满山跑,灵芝遍地长。据了解,鹿芝岭,古名“六子岭”,又名“古城墓”,系古龙喜县治。如今黄兴镇这里还有一地名叫接驾岭,传说唐五代后汉隐帝、大明正德皇帝、清朝乾隆皇帝都曾游历过此地,于是后人就将这迎驾之地取名为接驾岭。可见,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浏阳河畔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解放后,考古、地质部门曾在鹿芝岭进行过发掘,经考证鉴定,鹿芝岭原为古人类聚居遗址。因此,鹿芝岭月亮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华人类起源地的又一重历史见证,确实值得一看!

鹿之岭月亮山新石器遗址标志牌(一) 微也足道/摄影
鹿之岭月亮山新石器遗址标志牌(二)
微也足道/摄影
鹿之岭仿古牌仿(反面)
微也足道/摄影

《鹿之岭记》石刻
微也足道/摄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