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禅寺,千年古刹
——赵县柏林禅寺纪行 
赵县千年古刹柏林禅寺山门
摄影/微也足道
【题记】
7月13日至17日,学校党员71人先后赴河北西柏坡、狼牙山、白洋淀、赵州桥和保定清直隶总督府等地参观学习,本博将陆续撰文以记之。
7月17日上午,我们匆匆告别赵州桥,又转场到了柏林禅寺!
有幸进入这个建寺有1700年历史的古刹,纯属被人带领、受人安排,没有半点思想准备。一般的古寺都建在青山秀水之地,少有建在人多繁杂之处,于是踏入柏林禅寺大门之前严重怀疑这寺庙的品质。后来导游说此寺很有来头,方丈(住持)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的高材生,寺院为河北省佛教协会所在地,还挂有河北省佛教研究所的招牌,办有河北省佛学院,等等,逐有兴趣仔细瞧瞧。进门后看了看,这寺院规模真的很大。据说最大的万佛堂能容纳近余人同时上殿,平时每天在这里吃饭食宿的僧人、居士和佛学研究者就有百多人。哈,历史这么悠久,规模这么宏大,建筑这么精美的寺庙俺真还是很少见识!
进入柏林禅寺内,我发现这里有许多柏树(中间一个方阵全是柏树),形态各异,高矮不同,但无不肃然而立,静静地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真不知是树因寺而具有禅性呢,还是寺因树而显得灵光?这也许就是赵朴初先生说的“禅里有生活,生活中有禅”的寓意。当我们浑浑噩噩地忙碌时,当我们庸庸碌碌地得过且过时,当我们消沉低迷怨天尤人时,当我们志得意满趾高气扬时,我们是否也应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品味生活的真谛!
只可惜俺对宗教一直坚持“四不”(不支持、不反对、不参加、不膜拜)原则,所以既不拜佛也不烧香,但听听宗教故事并不排斥。如俺觉得柏林禅寺这名称显得怪怪的,就想了解了解。后经打听,说这里古称“观音院”,到了南宋又称“永安院”,进入金代就改称“柏林禅院”了。为什么突然改这么个名称,原因是女真族金源氏统治中原期间,十分岂讳“永安”这种称颂汉族帝王的说法,于是就将“永安院”改名为“柏林禅院”!一所寺庙易号改名,兴废无常,其实与社会的动荡变迁是息息相关的。你想,这寺庙历经近2000年,经历了汉、三国、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金、元、明、清等12个朝代的兴替,变变名称也正常。关键是这寺庙一直生存下来了!佛说全因“佛法常在”,这也算说得过去。不过佛法再强永远保佑不了你,也保佑不了佛,毛泽东一句“破四旧、立四新”,所有的牛鬼蛇神就见鬼去了!!从文化大革命后期开始,这所柏林禅寺基本上就什么也没有了。改革开放之后,党的宗教政策才让这千年古刹不断得到修缮与重建(1992年普光明殿落成开光,2003年巍峨雄伟的万佛楼举行落成暨佛像开光大典!),这才有了如今这等超大规模的现状,才有了沉寂在燕赵大地的千年古刹重现往日之生机。时至今日,党的宗教政策相对宽松,称柏林寺、柏林禅寺或柏林禅院,也没有人再计较了,完全是悉听尊便!这柏林禅寺能香火绵延至今,可见除了历史悠久影响大、高僧辈出等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国家(政权)对宗教的扶持态度!
说点柏林禅寺的故事吧。
该寺与世界知名的赵州桥遥遥相对,史上较有名的住持就是“赵州禅师”(778年~897年),现在寺里那高耸的古塔赵州塔就是为他而建(此塔高33米,7层,1997~1998年由新加坡高家仁居士捐资重修!)
柏林禅寺现在的住持释明海,俗姓肖,佛界称明海大和尚,1968年出生,湖北潜江人,毕业于北大哲学系(从湖北省文科第二考入的北大!),1992年9月天柏林禅寺披剃出家,1993年于洛阳白马寺受具足戒。明海法师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柏林禅寺住持、河北省佛学院院长等职。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第十届、十一届河北省政协常委,并被中央民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礼聘为客座教授。
写到这里,真心觉得北大真是了不起。不仅能培养出杀猪的陆步轩等高材生,还能培养出佛家大弟子,功德无量啊!

我等施主就是从前面的那门(韦驮殿)进入柏林禅寺的 摄影/微也足道

这一大片柏树林,估计就是想与柏林禅寺中的“柏林”相呼应 摄影/微也足道

这是1992年重建的第一个大殿——普光明殿
摄影/微也足道

这是1988年后重建的观音殿与藏经阁综合楼(生活禅夏令营在此举行)
摄影/微也足道

柏林禅寺建筑会贤楼外走廊
摄影/微也足道

柏林禅寺方丈办公处
摄影/微也足道

柏林禅寺会贤楼侧门
摄影/微也足道

柏林禅寺建筑群随拍(一) 摄影/微也足道

2003年建成的万佛殿
摄影/微也足道

柏林禅寺建筑群随拍(二)
摄影/微也足道

柏林禅寺建筑指月楼过道
摄影/微也足道

柏林禅寺中1100岁的柏树 摄影/微也足道

1998年重修后的柏林禅寺赵州舍利塔
摄影/微也足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