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宝(窑湾)汽车站遗址
——这里是湘潭(10)

湘潭最早的汽车站——潭宝(窑湾)汽车站遗址
摄影/微也足道
【题记】为让各地博友通过本博更好了解湘潭,微也足道将陆陆续续介绍一些湘潭本地的人物、风光、改革等情况,也许仅有图片,也许仅有文字,也许既有图片又有文字,总之形式不拘,长短不定,目的在记录生活,沉淀历史!
1913年至1921年间,湖南省督军、湘军总司令谭延闿(后为省长)为便于调遣军队,耗资90万银元,历时9年修建了长(沙)(湘)潭军路。后加修了潭宝公路,即现在的320国道湘潭至邵阳段,作为长潭公路的延伸。潭宝公路是我国最早的公路之一,它的起点就在潭宝(窑湾)汽车站。
潭宝(窑湾)汽车站始建于1925年,由当时的民国政府公路局以“赈济款”建造,1927年建成。当时总征地9.91亩,收购湘江西岸窑湾原湘潭二十九号(现湘潭市湘江西路134号)河街铺屋面积2860平方米,建平屋顶、砖木结构的圆形台阶式建筑,1927年竣工投入使用。该建筑物设有站房、车房、转车坪、停车坪,以及汽油室、码头护墙等,共费银6万余元,时称潭宝汽车站,该站成为中国第一个砖和钢筋砼结构的汽车站。
潭宝(窑湾)汽车站坐落于湘江边,窑湾地势偏低,周围的建筑饱受洪水之灾,但是它却从来没有被淹过。这与当初在修建过程中的科学施工是分不开的。据说车站主体圆形台阶式建筑由原“湖南全省公路局”总工程师周凤九设计。在设计时,他反复计算与测量了水位。建筑人员用土方堆了一个直径约45米,高达5米的台基,周围用麻石砌了护坡,碉堡式圆形站房就建在台基的中央,所以每每洪灾泛滥之时车站总能确保无恙。
1933年4月30日,车站因汽油室起火而被焚。同年7月,车站在原基础上得以修复,并加楼房二层,合为四层。第一层作旅客购物和出入用;二层台阶内缩,利用一层圆周边屋顶作回车场,加以花岗石挡墙及砖拱承重结构,为售票厅与候车室;三、四层为工作人员办公及辅助用房。建筑圆形中心为直通二层底的天井,设有采光屋顶,使天井内光线充足。出站房与街道设有立桥,经湖南科技大学历史系教授考证,此桥系我国最早的公路立交桥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潭宝汽车站改称湘潭西站,1964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但其文物价值越发凸显。
潭宝(窑湾)汽车站遗址,2006年6月30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0月28日,湘潭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该项目设计单位为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以尊重历史,尊重现状、尊重地方民俗人化和尊重生态为前提,通过挖掘汽车文化和水运码头文化,充分展现历史场景,表现出窑湾地域建筑亲民亲水的沿河景观特色。
该项目的建设单位为湘潭城乡历史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湖南园艺建筑有限公司。如今经过2年多的施工建设,潭宝(窑湾)汽车站及景观广场初具刍雏形。
据了解,窑湾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整个项目以“时空文化长廊”为主题,严格控制窑湾历史文物古迹保护范围,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整体性控制设计,依托滨江风光带、结合棚户区改造,将零星文物景点结合开发建设并加以保护,延续千年历史文脉,使其成为湘潭城市名片、老街市井记忆,让湘潭再现“清明上河图”般的美丽画卷。
该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启动潭宝汽车站及景观广场建设,面积998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645万元。二期望衡亭至李柳染堂为核心保护区,占地面积75亩,预计2013年6月30日前完成征地拆迁,2014年年底建成;三期为湿地公园、李柳染堂至杨梅洲大桥,预计2015年年底完成建设。

老潭宝汽车站遗址全景
摄影/微也足道

正在建设中的潭宝汽车站遗址及景观广场
摄影/微也足道

潭宝汽车站遗址主体建筑已维修完成
摄影/微也足道

老潭宝汽车站二楼走廊
摄影/微也足道

老潭宝汽车站二楼与一楼之间的楼梯
摄影/微也足道

老潭宝汽车站的二楼大门与窗户 摄影/微也足道

老潭宝汽车站遗址景观广场亲水平台
摄影/微也足道

老潭宝汽车站遗址景观广场亲水石级 摄影/微也足道

老潭宝汽车站遗址景观休闲区 摄影/微也足道

老潭宝汽车站遗址景观广场汽车工业摆件 摄影/微也足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