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读郴州:历史长留板梁村

(2015-04-07 09:19:40)
标签:

板梁古村

板梁村

镇龙塔

接龙桥

刘绍苏

分类: 三湘四水走读

历史长留板梁村

 

走读郴州:历史长留板梁村
永兴县高亭乡板梁古村祖屋        摄影/微也足道

 

        去永兴县高亭乡板梁古村纯属偶然。

        那是清明节决定去高椅岭时,刚好湖南电视台在播放有关保护古村落的电视讨论,其中提到被称为湘南第一村的永兴县板梁古村。我立即查地图,发现去板梁古村与去高椅岭顺路,于是决定去板梁古村看看。

        4月5日上午,我们一路驱车顺利抵达板梁古村停车场。之前,我曾在网上查过,板梁古村挂牌为3A级景区,门票50元(网上预定为35元)。当我背着双肩包,拿着相机经过村部时,一位大嫂站在游客服务中心的门边示意俺要购票。我说50元门票太贵,能否优惠一点?她表示我们只有2人,优惠不了多少,一番讨从还价之后说可打8折!我说8折就算哒,还是按我网上预订的打7折吧!

        到板梁古村看什么?对于我们这些自驾游者来说如果没做功课,就只好东游西逛,看到什么算什么啦!(事后证明不做功课还是不行,板梁的上、中、下三个古村好像我们只看了下村,十余口古井只看了一处,望夫楼只瞄了一眼未上去,私塾、神龟等更不曾看到!)

       凭直觉,我们决定从接龙桥过板溪先去看老屋(祠堂?)。这接龙桥其实本身就是一景。他是一座三孔九板跨度20米的石板桥。全桥由9块5米多长、60厘米宽的天然整块大青石铺就,从青石板上的凹痕可见历史的久远。

        从接龙桥下桥右转朝前走几十米就是古村的老屋堂了。老屋堂坐东朝西,背倚象山,前有明塘,晒谷坪等,视野开阔,显得瑞气祥和。在明塘的右边是一方甜水古井,分上下两级,上井为饮用水源,四季喷涌;下井专供洗菜、洗衣服等用,其水冬暖夏凉。

        我们沿老屋前的明塘逆时钟方向绕了一圈后,决定先进老屋看看宴客的祖厅。祖厅大约有60平米,设宴时大约可以摆12桌。他大厅的横梁上挂有一块“光前裕后”的鎏金牌匾,中间设有先祖神龛牌位,左右两边的墙壁上写有“孝节”、“忠廉”各两个黑色大字。据说,板梁村历代传承的“周礼古宴”常在这里展示。如今,作为旅游接待的重头戏,由“周礼古宴”演变而成的板梁大餐“十碗荤”,成了游客的重要特色体验。

        离开板梁古村祖厅后,我们就漫无目的地在老屋的各处瞎逛,逮着什么看什么。我们发现,这里的老屋都是砖瓦结构,栋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外加马头墙,户与户之间以麻石板、青石板铺路相连,墙与墙之间仅留一条小巷相通。这样一来,纵横交错的弄堂让外人如走迷宫一般,但十分方便这里居住者,几乎到了雨雪出门不湿鞋的地步。这些民居中,最著名的大概要算刘绍苏、刘绍连两兄弟家的祖屋了。这里各种木雕、砖雕、石雕样样齐全,各式屏风雕刻的人物、花鸟栩栩如生,工艺十分精湛,美不胜收。

        几经辗转之后,我们来到了板梁村古屋的后山边。我特意想找一制高点来个一览众屋低,结果因后山古木参天,处处林木葱葱,未能如愿。最后只找到了个稍微高一点的地方拍了张古村全貌。就在我们即将走出老屋之际,村子里的一个小男孩主动要我们帮他照相,当我们帮他完成心愿后,他又觉得没有与妹妹等一起照,还要我们等一等,为他的仨小伙伴一起照一张。哈,我们当然是大力支持啦!

        离开老屋,我们径直来到了板溪东边的镇龙塔。此塔为砖石结构,高28.8米,可拾级而上。从塔上远望,板溪从村前缠绕而来,又顺村直流而下,青山倒影,水畅人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板溪的北边,成片的现代民居尽收眼底,与板溪南边的古屋相比,新农村的居住条件看得出来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据说,板梁古村还有许多有趣的传说与历史故事,如望夫楼,圣旨牌等。只是历史的繁华已经落尽,加之与我并没有多大的联系,所以走访的兴趣不是太大。不过我想,这些长留在板梁古村历史文化,作为古村后代的重要文化传承,倒是十分必要的。

       行走在板梁古村,既可以感受真实的乡土湖南,又可体验风水环绕的古村聚落,了解宗族文化的血缘亲情,欣赏气势恢宏的民居建筑,花50元门票应算物有所值了哈!

 

        :板梁初建于元朝至正十八年,盛于明清时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板梁是一个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至今仍完好地保留了三处宗祠,供奉着刘氏一脉三系之祖先,宗祠不仅是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家庙,而且是村落宗族势力的象征,村落布局均与祠堂相关,三祠照应板梁古村风水——下村发人,人丁兴;中村聚财、财气旺,上村出官,官位显。古村丁财两旺,人文蔚起,明清以来,考取进士11人,贡生49人,禀生365人,国学286人,出朝入仕者数十人。

        板梁古村族姓刘,民风淳朴、文风盛行、崇尚耕读,村头有一座保留完好的族学私塾。孩童适龄后,入私塾学习,因此不仅人丁兴旺,而且人才辈出。古村各朝各代杰出人物众多,清朝三品官代榆公,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科试中举,1904年游学日本,回国后担任清朝和民国的财政、审计、税务司部长,治财有方。刘重先生,追随孙中山,创建中华民国,担任国会议员、元帅府咨议和讨袁护国军参谋长,为中华民族的民主革命进行不朽的抗争。革命英烈刘承羔,在板梁与开国大将黄克诚一起,智取宜章挨户团溃军,发动了湘南起义的永兴年关暴动,成立永兴县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打土豪劣绅,分粮食土地,在永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在永兴县志、党史志上,22名板梁英烈的事迹永垂青史。

 

走读郴州:历史长留板梁村
永兴县高亭乡板梁古村一角          摄影/微也足道
走读郴州:历史长留板梁村
板溪旁边的镇龙宝塔是板梁古村的标志性建筑        摄影/微也足道
走读郴州:历史长留板梁村
大礼堂是板梁古村现代历史的记忆           摄影/微也足道
走读郴州:历史长留板梁村
村部办公楼是板梁古村与时俱进的缩影          摄影/微也足道
走读郴州:历史长留板梁村
板梁古村是获得过专家认可的国家级3A景区        摄影/微也足道
走读郴州:历史长留板梁村
板梁古村经修整后恢复的原貌一角            摄影/微也足道
走读郴州:历史长留板梁村
与板梁古村风雨同舟的古石板桥 ——接龙桥         摄影/微也足道

走读郴州:历史长留板梁村接龙桥就是由这样5米长的9块石板组成的桥面        摄影/微也足道  
走读郴州:历史长留板梁村
板梁古村的10余口古井与人民的生活须臾不离         摄影/微也足道
走读郴州:历史长留板梁村
板梁古村的老堂屋是村民举行“周礼家宴”的地方            摄影/微也足道
走读郴州:历史长留板梁村
板梁古村的这栋老屋子还保留着曾经的模样           摄影/微也足道
走读郴州:历史长留板梁村
板梁古村刘姓族人集体活动时拜祖祭祖的地方(祠堂?)                摄影/微也足道

走读郴州:历史长留板梁村
显得有点山寨的刘氏祖屋内部结构与布置                摄影/微也足道
走读郴州:历史长留板梁村
板梁古村的古巷能看得出有些历史的沧桑            摄影/微也足道
走读郴州:历史长留板梁村
板梁古村的青砖青瓦马头墙古建筑             摄影/微也足道
走读郴州:历史长留板梁村
板梁古村的清代三品官员刘绍苏老屋依然有人居住          摄影/微也足道

走读郴州:历史长留板梁村
刘绍苏家祖屋的内部陈设(屏风、木床、官轿与水池很有特色)                摄影/微也足道
走读郴州:历史长留板梁村
板梁古村的历史得靠这些新生代来继承与发展          摄影/微也足道
走读郴州:历史长留板梁村
板梁古村板溪的北边是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摄影/微也足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