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定远桥

绥宁县关峡乡定远桥(图片来示网络)
【题记】尽管俺2014年度个人旅游预算大大超标,但国庆长假仍然想着即使透支也要出去走走。因种种原因,2014年的国庆假又缩减成了3天,只好取消原定的从湘潭出发前往湖北宜昌、恩施,然后经重庆黔江,再从湘西花垣、常德、益阳、长沙返回的绕大圈计划。最后决定,3~4天假就转个小圈,从湘潭出发,经怀化靖州、道县,转向绥宁黄桑、新宁崀山,最后经邵阳县、衡阳返回湘潭。此次行程共4天,驱车里程约1400公里,途经5市(州)21县(市),自驾游取得圆满成功。
10月3日上午,我们离开曲幽谷后,一路直奔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新宁县崀山景区,期间途经绥宁县定远桥时作了短暂停留。
未到绥宁之前,曾在网上浏览过一些定远桥的图片,高高的石拱上耸立着一座风雨廊亭,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当驾车经过省道S221隘口里附近时,感觉汽车好似从峡谷往外冲一样,很远就看到有一座桥梁横卧湍急的溪流之上,我一眼就认出那是定远桥。他两边的山为关峡,桥下的水名兰溪。于是我将车停靠在路边,对定远桥来了个零距离接触。
定远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建筑在石拱之上的侗乡风雨廊亭桥。他始建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可叹岁月无情,风雨似斧,民国之初,亭已倾圮,九十年间,未见修复。2001年绥宁县政府依旧例进行了重建。
站在定远桥南端底部的省道上,感觉这桥比公路平面要高出四五米,上桥得爬24级台阶。我估计是后修的洞绥公路(省道S221)标高较低,才出现了这种桥比路高的有趣现象。
我们沿台阶登上桥面,感觉这桥飞架溪涧,雄矗峡口,镇守咽喉,气概恢弘。也难怪,这里作为上极滇黔,下达湖广的兰溪古渡驿道关峡,定远桥又位于两峰并立的山口,中夹一溪,烟云遥接,潺湲激渹,在那个只有马帮的年代是何等的壮观与气派!时光倒过去几百年,我想当时兴建这么一座一虹长架,势卷凌空,轻越天堑的石拱风雨桥也实属不易。当然,也许是因为当时地方官吏看到往来之迁客、商旅、差使络绎不绝,修一座桥设一个卡,或许是官府雁过拔毛的最好途径,何乐而不为呢?!只是到了上世纪60年代,洞绥公路通车,古驿道渐废,定远桥的交通枢纽功能才寿终正寝,也才有如今远定远桥那种孤独的感觉。
站在桥面上,我来回度量了一下,桥长约42米,宽约18米,风雨廊亭就建筑在单孔半圆拱青石桥上。细细端详这廊亭,全由杉木架构,卯榫嵌合,不用一钉,承袭了侗乡风雨廊亭建筑特点。32根巨木立柱以圆石为座,片板为栏,长条为凳,可供憩息,可避风雨。廊亭四面翘角,顶有两层飞檐,由青瓦叠铺,白灰抹边,线条灵动,显得尤为精巧。这桥:远观之,如飞鸟振翼,飘逸欲起;近望之,似新月弯刀,直指天穹。
从定远桥上返回时,我又仔细看了桥南端的左边,如今立有一块巨型花岗岩石碑,上书“三湘林业第一县”七个红色大字。转身来到桥西端的右边,发现并排立有三块黑色大理石做成的石碑。最左边的一块,刻有“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远桥”的铭文,中间一块为最初建桥者邓成龙县令写的“定远桥记”,而最右边一块署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定远桥”铭文。
我往西退后几十米朝定远桥方向望处,只见一湾溪水,蜿蜒南走,清澈见底,那流水声仿佛就是苗家阿哥阿妹在细语歌唱。初秋的微风吹拂,兰溪中涌起粼粼波光,岸边的野草在微微颤动,自由地摇晃着身躯,好似翩翩起舞,开心地享受这苗家大自然风情。噫!命驾乎,吾往矣!

从洞绥公路上仰看定远桥
摄影/微也足道

定远桥三字为原绥宁县委书记、前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龚嘉禾所书
摄影/微也足道

由32根杉木立柱支撑的定远桥廊亭
摄影/微也足道

定远桥南端左端的花岗岩石碑上刻有“三湘林业第一县”七个大字
摄影/微也足道

定远桥南端右边立有三块石碑
摄影/微也足道

定远桥建于兰溪之上,左右两边的关峡山
摄影/微也足道

定远桥下的兰溪流与入巫水,最后汇入沅水
摄影/微也足道

定远桥雄姿(网络图片1)
定远桥雄姿(网络图片2)

定远桥雄姿(网络图片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