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的微笑
吴哥城巴戎庙远眺
未定稿/摄影
因航班延误,原定7月19日在柬埔寨的游览行程被顺延至7月20日。
7月20日上午,我们到柬埔寨暹粒省游览的第一个景区就是著名的吴哥城(Angkor
Thom),第一个景点就是大吴哥城中心的巴戎庙(Bayon Temple)。
进入吴哥窟所有景区,可选购1天、3天或7天的门票,票价分别为20、40和60美金,购票时每人将得到一张现场拍摄有自己头像的通行卡,进入景区后将有穿蓝色制服的工作人员随时查验。大吴哥窟景区的入口位于吴哥城的正南门前1000米左右,从城门进入景区中心要经过南门塔楼,约2米宽,只有中巴车、嘟嘟(Turtur)车或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才能进入。我们人多,安排了两台中巴车陪同游览。
巴戎庙也称巴戎寺(神殿),为加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 )
的佛教国庙。他位于吴哥城的中心(吴哥城为近似正方形,有东、南、西、北四当门,巴戎庙位于四门连线的交汇处),座西朝东,建于11世纪末和12世纪初。如今仅遗存着49座大小不一的尖塔佛像建筑群。
巴戎庙东西长160米,南北长140米,由大小不同的沙岩石块一层层向上累积堆砌而成。我们从东门进入,甬道左右两边的圣池已经干涸,仅在雨季时还能残存一点雨水。每一层平台四周均有回廊,回廊墙壁和石柱上均刻有精美的浮雕,廊道转角及居中的位置,都建有高出廊道的尖塔,其中最高的佛塔高达43米。这些尖塔即佛塔,在佛语里叫做“浮屠”,塔顶为一朵盛开的莲花。因每一座塔的四面都雕刻着巨大的佛面像,故这些塔又被称作佛面塔,上面的佛像被称作“四面佛”。据说,这些佛塔上的佛面像与吴哥王朝国王的面相十分相似。巴戎庙的建筑因是石块干垒而成,无法构成西式教堂那样高大空宽的穹顶,故所有房间的空间都不大,反过也说明这种建筑耗材多,效率不高。
在巴戎庙众多的佛塔中,其中有一佛塔的佛像笑容特别慈祥,这就是著名的“吴哥的微笑”(即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那佛像厚厚的嘴唇据说就是当时那个辉煌王朝柬埔寨人的真实写照。原来在柬埔寨的宗教信仰理念中,四面佛的四个面分别代表了慈、悲、喜、舍四种无量之心,其中喜悲皆不形于色,表情安详,却又各不相同。这些佛像略带微笑的面孔中还透出几分神秘,给人们留下无限遐想。行走在巴戎庙各佛塔之间,当你宁神静气注视着各佛塔上的四面佛像,他们那微翘的厚唇、轻垂的眼睑、扁平的鼻子、宽坦的前额和长长的耳朵,真还有佛像在穿越着与你交流的感觉。面前这些破败的佛塔,其实就是当时吴哥王朝强盛的记忆,也是王朝兴衰,生命轮回和善恶的较量结果,也寓示着天地万物间由于矛盾、争斗而达到的一种平衡和谐的永恒的神谕。正是一步恍若千年,千年只是一个擦肩。
如今的巴戎庙早就成了一堆废墟,远看就像一堆黑中带灰的石堆、石柱,走近则还可看到一些没有坍塌的四面佛塔、破坏的门窗、廊道和石板路面等。从神殿幸存的残垣断壁来看,依稀可以看出当年建筑时的精雕细刻和庙宇的宏伟壮观。如今神殿虽然残败不堪,但还能体现出他曾经的庄严肃穆。游走在这乱石成堆与精美佛雕共存的神殿间,看着这些或露齿微扬,或温柔抿嘴,表情各异的四面佛像,飘渺的梵音好似在吹醒沉睡的佛陀,生命的思绪仿佛在呼唤神圣的信念。在吴哥城茂密的丛林中,这一个又一个黑白相间的斑驳石塔,仿佛又让人重回古代神秘圣土。巴戎庙中大大小小的四面佛那慈祥安定的脸部,从中透出的宁静与神秘,又让我们在现实与历史之间拾起记忆的残片,体会时光交错的震撼……
因为游览时间有限,巴戎庙的许多细节根本没时间细看,但随着导游的催促却不得不离开。回眸身后的庄严神殿,只好再留当照片作为纪念。一个转身看似简单,若再相逢,却不知该是何时?

吴哥城巴戎庙高高耸立的四面佛塔(庙的东面)
未定稿/摄影

吴哥城巴戎庙南边的四面佛塔,由此进去拜祭湿婆神
未定稿/摄影

吴哥城巴戎庙四面佛塔南边回廊及尖塔
未定稿/摄影

吴哥城巴戎庙精美的石雕(一)
未定稿/摄影

吴哥城巴戎庙精美的石雕(二)
未定稿/摄影

吴哥城巴戎庙最著名的佛面像——吴哥的微笑
未定稿/摄影

吴哥城巴戎庙众多的四面佛佛像之一
未定稿/摄影

吴哥城巴戎庙众多的四面佛佛像之二
未定稿/摄影

衰落的文明——吴哥城巴戎庙第一层的回廊
未定稿/摄影

衰落的文明——吴哥城巴戎庙回眸
未定稿/摄影

图中由护城河构成的四方形区域即吴哥城,巴戎庙位于东西与南北四门相关的中心
未定稿/摄影
【温馨提示】
1、吴哥遗址后面加上个“窟”字,并不是因为遗址如我国莫高窟、龙门石窟……那样的洞窟,而是因为遗址年代久远,加之柬埔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潮湿多雨,遗址上部分是木质结构,已经腐烂,只留下了下部的石质结构部分,且不少已经坍塌,看起来如同石头堆起的洞窟,故而人们都叫它吴哥窟。其实,它不是洞窟,而是宫殿和庙宇遗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