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相遇护舜名刹永福寺
九疑山永福寺
摄影/未定稿
题记:5月1日~3日为五一小长假,恰逢国家实行7座以下小车高速免费通行政策,于是我利用前两天时间驱车1700华里,重游了宁远文庙、舜帝陵、舜源峰、玉琯岩,参观了紫霞洞、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同行的还有友人雪阳居士一家和他的朋友王先生一家,7个人两台车。这个假期我们饱览了永州风光,收获了幸福快乐,特撰博文数篇以纪之。
离开玉琯岩后,我们一行就直奔护舜名刹,掩映在千年古樟之中的红墙黄瓦永福寺。
永福寺历史十分悠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据说,最初他是以护卫舜帝陵墓的名义由南齐皇帝敕建(公元479年),并命名为无为寺,后又被称为报恩寺。宋太平兴国5年(公元980年),宋太宗下诏重修无为寺,完工后钦定为永福寺并一直沿用今。据史料记载,鼎盛时期,永福寺香火不绝,僧众三百,是一座与杭州灵隐寺齐名的国家级庙宇。
自晚清以来,永福寺历经战乱,几度沉浮,庙宇倾败,仅存遗址。新中国成立后,宗教信仰得以自由,并受到了政府的保护。重修永福寺被多次提起,但终究因各种原因而落空。特别是在十年动乱期间,许多寺庙被毁,重建计划也就无从谈起。
上世纪末,随着舜帝陵的修复和完善,九嶷山的旅游业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与帝陵相伴的永福寺的重建自然也备受关注。2000年,宁远县人民政府报请省宗教局,获批在原址重建。2003年7月,永福寺重建工作开启,前后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修建工作。重建的永福寺占地9万平方米,有大小建筑有20多幢,均系砖木结构,规模宏大,气势雄浑。它依山造势,参差错落,以水显秀,既有气势恢宏和结构灵巧的多幢仿古殿堂楼阁,又有众多富有园林风格的小桥流水、瀑布山泉和水榭楼台,逐渐又恢复了在善男信女心中声名显赫的佛教名刹地位。
远观永福寺,看着那朱红的高墙和皇家才有的黄色琉璃瓦,一派金碧辉煌,感觉十分庄严大气。但定神一看,又觉得依山而建的那些建筑总体上还是有些零乱,特别是后山那座玻璃钢遮罩着的大佛像更是不伦不类,从整体上感觉与自然环境十分不协调。走进永福寺,行走在寺前牌楼到大雄宝殿之间,我们又觉得这里钟楼、鼓楼对峙而建,两侧厢房相互对称,院落连贯,相互衔接,也还算井然有序。
俺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从不烧香拜佛,凡到寺庙一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看,有意无意中拍些风光照片回去欣赏。佛教喜欢讲缘分,于是永福寺在牌楼后面最显眼的位置立了一块“缘”字碑。当我们进去之后,同行者雪阳居士立即邀我们结缘存照。用雪阳居士的话说就是,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所以应该珍惜彼此这次相遇的缘分。
当我驱车离开永福寺的时候,忽听到一阵阵悠扬的钟声从寺内传出,仿佛在辽阔的天宇中回旋萦绕,空灵而神秘。这一声悠扬的钟声,漫过岁月,穿越时空,心中陡生一阵惆怅。一个转身看似简单,若再相逢,却不知该是何时?
九疑山永福寺入寺牌楼
摄影/未定稿
九疑山永福寺石碑
摄影/未定稿
九疑山永福寺大雄宝殿侧观
摄影/未定稿
九疑山永福寺大雄宝殿正面
摄影/未定稿
九疑山永福寺天王殿
摄影/未定稿
九疑山永福寺鼓楼
摄影/未定稿
九疑山永福寺钟楼
摄影/未定稿
九疑山永福寺后山大佛
摄影/未定稿
九疑山永福寺缘字碑
摄影/未定稿

九疑山永福寺山泉瀑布
摄影/未定稿
远眺九疑山永福寺
摄影/佚名
九疑山永福寺全景
摄影/佚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