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湘潭文庙
——这里是湘潭(3)

湘潭文庙大成殿(这是大殿的后面)
微也足道/摄影
【题记】为让各地博友通过本博更好了解湘潭,微也足道将陆陆续续介绍一些湘潭本地的人物、风光、改革等情况,也许仅有图片,也许仅有文字,也许既有图片又有文字,总之形式不拘,长短不定,目的在记录生活,沉淀历史!
湘潭被称为“红色圣地、湘学源头、湘商祖地”,身居其中却不知湘潭文庙详情者为数不少。2013年2月24日,微也足道以虔诚之心专程拜谒了湘潭文庙。
湘潭文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初年,原址小东门侧。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毁于兵火。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于现址。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修,坐北朝南,由南而北依次为大成门、大成殿、亚对殿。如今临街的大成门两侧墙上分别嵌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两幅隽永的篆书。
大成门通向大成殿。进入大成门,左右是飞檐绿瓦的钟鼓亭。有石铺甬道直抵大殿台基。台基高约一米,全系石块叠成。左右两台阶与甬道相接,两台阶之中斜铺汉白玉石雕盘龙,缀以云海波涛。大成殿为砖木结构,而阔三间、进深一间,抬梁式构架,重檐歇山顶,周围回廊由16根圆石柱支撑,内外枋、藻井、斗拱均五彩施绘,黄瓦飞檐,蔚为壮观。殿前御路有汉白玉浮雕盘龙。有左右连接庑廊,左右有厢房,殿后又有一小殿,为亚圣殿,此殿与大成门、棂星门(如今此门不见了,估计是建城正街时拆了)在同一南北轴线上,更衬托出大成殿主体的雄伟。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印刻着历史的痕迹。2011年1月24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谈起湘潭文庙,估计有一半的市民连它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其实它就位于老城区城正街入口处,原湘潭师范学院就在这里办学。如今的湘潭文庙建筑为红墙黄瓦,气势宏伟。前院左右两边绿树成荫,花草翠绿,散发出淡淡的幽香。整过文庙建筑群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大成殿,整栋房子没用一个钉子固定,而是用木头和木头卡和,历经数百年却仍很坚固。大成殿两厢是古代儒生考试的厢房。
文庙主要用于祭祀孔子。殿前的坪称学坪,古代儒生常在此跳一种名为“八休舞”的舞蹈以来纪念孔子。自唐代以来,文庙就是地方州县的儒学教官衙署,每年举行春秋两度祭孔习礼大典。也是地方学宫的所在地,承担着弘扬儒家学说,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湘潭的文庙当然也不例外。作为过去的县学,它的教育以儒家为正统。而宋明理学正是儒家学说发展史上的最高阶段,湖湘学派作为理学的一大宗,也是儒学正统。因此,湘潭文庙里的教育始终以宋明理学和湖湘学派为根本。
湘潭文庙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是近代学生运动的中心。1926年工农运动兴起,湘潭县第一届学生代表大会在文庙召开。建国前夕,湘潭地下党组织也经常在此开展活动,商讨如何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迎接湖南解放。
对于湘潭文庙,大部分的湘潭年轻人都不是很了解。其实,文庙先后是湘潭县立简易师范,湘北建设学院、湘潭地委党校、湘潭师范专科学校、湘潭师范学院所在地。如今还是湖南科技大学的雨湖校区。作为湘潭的读书人,有机会还是应该去感受一下湘潭文脉传承的历史气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为延续湘潭的文化根脉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湘潭文庙大成门(位于城正街北边)
微也足道/摄影
湘潭文庙大成门(门的后面,一般情况下这里常年不开!拜谒者只能从大成门右侧进入)
微也足道/摄影

湘潭文庙大成门前面,左侧篆刻“学而不厌”,右侧篆刻“诲人不倦”
微也足道/摄影
湘潭文庙大成门后的通道、钟鼓亭 微也足道/摄影
大成殿的正面部分、前坪及左侧厢房 微也足道/摄影

大成殿的正面部分、前坪及右侧厢房
微也足道/摄影

大成殿的正对的大成门(如今大成门长年关闭)
微也足道/摄影

大成殿正前面的石雕盘龙 微也足道/摄影

湘潭文庙亚圣殿正面(位天大成殿正后面)
微也足道/摄影
湘潭文庙亚圣殿的正后面
微也足道/摄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