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读贵州:这里是镇远(课余屐痕)

(2012-07-25 22:29:33)
标签:

贵州镇远

舞阳镇

镇远古城

石屏山

舞阳河

分类: 神州大地巡游

这里是镇远

 

走读贵州:这里是镇远(课余屐痕)          中河山青龙洞远眺镇远舞阳河边的府城古城(位置:左西右东前南后北)      微也足道/摄影
 

        2012年7月21日,经过数百公里的长途跋涉,微也足道一行终于来到了黔东南的镇远古城——舞阳镇。(镇远人手写舞阳镇中的舞字都加了偏旁“氵”,但《新华字典》里没有这个字,有人用电脑能打出的“潕”字代替但意义不同只好弃用,希望通过“造字”解决镇远人民的这个麻烦了!)

    凡是古城,想必都有悠久的历史,有过城民的荣耀与辉煌,只是后来随着社会格局的变化,慢慢被人们放弃或成为留守,不过这样反而保留着以往厚重的未曾打扰的历史印痕。微也足道了解到,公元前277年镇远就设置县治,唐朝时期的镇远称梓姜县,隶属兖州。宋朝(公元1118年)曾改称安夷县,直到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89年)才称镇远县,属镇远府管辖。镇远数有“黔东重镇,滇楚要冲”,“欲通云贵,先守镇远”之说,可见历史上她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她走到今天,可以说是因军而起,因商而兴,因旅游而繁荣,是一种多元文化交织而成的历史古城。如今的镇远县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1878平方公里,有人口26万。其中,镇远舞阳古镇占地6平方公里,近6万人口,已成为一座年接待游客百多万人次的旅游城市(仅3.1平方公里的古城区,就有古建筑、古码头、古城垣、古巷道、古泉井等名胜古迹200多处)。

    说起镇远,早几年微也足道对她还是一无所知,要不是偶然间从一些论坛上了解到镇远的县治舞阳镇与微也足道去过的丽江古城、凤凰古城相媲美,怕是很难让微也足道下决心去亲近她。刚踏入镇远古城舞阳镇,当她的宁静、灵动和秀美置于微也足道眼前,就有了心旷神怡之感。

    没去过的人要认识镇远的舞阳镇,可从了解古城的概况入手。早期的舞阳镇北边称府城,南边称卫城,意即南边是守卫与阻止从湘入黔的关隘,要是没有“老大桥”(与后来建在中间的“新大桥”相对应!),想从这里进入云贵就相当困难。北边府城则背靠石屏山,以石砌长城作护卫,保护着这里的一方百姓,如今还有卫城垣、府城垣、天后宫、四方井巷、复兴巷、仁寿巷等旧址或遗址供游客参观。

    镇远古城舞阳镇的结构,简单地说就是一条河、二条街和三座桥。

    “一条河”就是由西往东穿城而过的舞阳河,只不过如今的舞阳河早已不是上世纪的面貌,因为有多处水电站的大坝将其截断。其中,处于镇远县城舞阳镇6公里的河段就处于上游西峡电厂大坝和下游东峡电厂大坝之间,为此过去奔腾泡哮的舞阳河如今在这里变得温顺平缓了,与其说是河,倒不如说是一座流动着的水库。微也足道认为:在过去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只有大江大河的两岸才有繁华的古镇。因古代交通主要依靠航运,而这流淌着的舞阳河能将黔东南的物资经舞阳河,入沅江、过洞庭,再由长江实现通江达海的物流运输,这就是镇远曾经辉煌过的理由。这水的灵秀带来了人的亲近,也带来了古镇的繁荣。

    “二条街”指镇远的主要街道只有舞阳河南北两岸的两条。一条是位于舞阳河南岸分上、中、下三段的和平街、联合街和周大街,这里分布着镇远火车站、镇远县汽车南站等。从“上瑞高速”或国道G320过来的客流,沿省道S306进城就先抵达这条街。另一条是位于舞阳河北边分上、中、下三段的盘龙街、民主街和顺城街,其中县治所在地就位于下段的顺城街(步行街),即过去由祝圣桥(即“老大桥”)进城的入口段,欣赏城内著名景点青龙洞的最好位置就在这条街边。这些年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河北边的街道从上段的汽车北站开始沿省道S306一直向“文德关”延伸[通往舞阳河风景区方向,与思(南)剑(河)高速交汇],再经镇远一号隧道绕回舞阳河南北岸的西峡电站处所形成的新开发区,较好地突破了镇远地形狭小的现实。

    “三座桥”指连接古城繁华地段的三座桥梁。城区舞阳河上、中、下三段南北两岸的街道分别由三座桥相连接。位于上游的大桥称之为“盘龙大桥”,她是一座三孔水泥材质的平面桥,与下游相距千米左右的镇江阁遥遥相对,她主要连接着南北两边的汽车站、火车站,北端再沿河左拐就与镇远一号隧道相连。位于中间繁华地段的大桥称之为“新大桥”(介寿桥),系省道S306的组成部分,是一座大理石砌成的七孔石拱桥。新大桥的南端临河一边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数百个夜宵摊位,称之为河滨文化商业步行街。每当夜幕降临之后,数以千计的游客常聚集如此,一边品尝着充满浓郁地方风味的特色美食,一边欣赏着舞阳河岸五光十色的夜景,倒也平添了几分浪漫。而新大桥的北边往右拐,就是舞阳镇著名的顺城街(步行街)了,白天它是游客最喜欢闲逛的地方,临街都是门面,购物与餐饮是这里的主角。位于最下游的大桥,也是镇远历史最悠久的七孔石拱桥,原名“舞溪桥”,也称“祝圣桥”或“状元桥”,俗称“老大桥”。此桥始建于洪武二年,她西接镇远府城,东连中河山北段。今天的“祝圣桥”由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重建,镇远县人民政府在2000年进行了维修(如今因保护古桥,近9米宽的祝圣桥设置有大理石阶梯,机动车已无法通过,仅供行人散步之用!),在桥的第三孔与第四孔桥面上重修了高达16米的魁星阁,远远望处桥与亭融为一体,美轮美奂。不过好看不好用,这座原先可并排过两辆汽车的由湘入黔的必经之路,如今只能供游客散步把玩了!

    今日的镇远生机勃勃,处处充满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花点时间来逛逛还是挺值得的,这里有瑰丽的文物古迹,灿烂的民族文化。游镇远关键是感受古城的古风古韵,体验古城百姓平静而悠闲的生活,所以你最好花上三五天的时间,在古镇的某个地方漫步、闲坐或发呆,兴起时或走访、或参观、或游荡,这才是最率性的玩法,这样你才会发现一些别人没有发现的奥秘。如你将看到这里的路灯灯座、灯竿顶部都涂有太极与八卦标识,想必怕是与青龙洞的道教文化有关。还有,小小的舞阳镇居然在出城很远的省道S306两边装上了仿古路灯,且一直延伸到最西边文德关,这种亮起来的文化实际上很不“低碳”哈。再者,南北两条主街交通相当拥挤,说是步行街机动车又并不禁止驶入,想驾车经过你得耐着性子,因为这里的居民对机动车乱停乱放早以习以为常了,也许这就是古镇的与众不同之处。

 

走读贵州:这里是镇远(课余屐痕)                    镇远古城舞阳河上的第一座桥祝圣桥(南往北方向)     微也足道/摄影
走读贵州:这里是镇远(课余屐痕)            镇远古城舞阳河上的第一座桥祝圣桥(北往南方向)    微也足道/摄影
走读贵州:这里是镇远(课余屐痕)                     镇远古城舞阳河祝圣桥上的魁星阁      微也足道/摄影
走读贵州:这里是镇远(课余屐痕)          镇远古城舞阳河上的第二座桥新大桥(与老大桥对应)      微也足道/摄影
走读贵州:这里是镇远(课余屐痕)        远处系镇远古城舞阳河上的第三座桥盘龙大桥     微也足道/摄影

<>

<>走读贵州:这里是镇远(课余屐痕)                                 站在舞阳河北岸远眺      微也足道/摄影
走读贵州:这里是镇远(课余屐痕)                           镇远古城舞阳河北岸上的镇江阁     微也足道/摄影
走读贵州:这里是镇远(课余屐痕)                                      镇远古城舞阳河风光     微也足道/摄影
走读贵州:这里是镇远(课余屐痕)                                   镇远古城舞阳河风光     微也足道/摄影
走读贵州:这里是镇远(课余屐痕)                                   镇远古城最早的街道      微也足道/摄影
走读贵州:这里是镇远(课余屐痕)                                    镇远古城老街新貌      微也足道/摄影
走读贵州:这里是镇远(课余屐痕)                                             镇远古城老街新貌      微也足道/摄影
走读贵州:这里是镇远(课余屐痕)                                            镇远古城民主街     微也足道/摄影
走读贵州:这里是镇远(课余屐痕)                                            镇远古城民主街    微也足道/摄影
走读贵州:这里是镇远(课余屐痕)                                         镇远古城滨江步行街夜市一角      微也足道/摄影
走读贵州:这里是镇远(课余屐痕)                          镇远古城独具特色的太极八卦路灯    微也足道/摄影
走读贵州:这里是镇远(课余屐痕)走读贵州:这里是镇远(课余屐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