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社会主义越南之芒街

越南芒街口岸
微也足道/摄影
2011年9月30日上午,微也足道从北海乘大巴经G75(南北高速)、G7511(钦防高速),追着台风“纳沙”一路来到防城港市所辖东兴市新华路南端的东兴口岸,在办理完出境手续后冒雨进入越南境内。
此前,微也足道对越来的印象一直很模糊,只知道她在中国的南边,同属社会主义国家,且经济不太发达,入境后听了越南导游介绍才逐渐建立起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越南(Vitenam),全称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人口8400余万,全国划分为57个省和4个直辖市。越南1884年为法国保护国,1954年在胡志明的领导下北方获得独立,但南方仍由法国统治(越南文字以前是繁体字,后法国人帮其改造成现在的越南文),后美国取代法国继续进行殖民统治,直至1976年才实现全国统一。
与中国东兴口岸相对的越南芒街(Mòng
Cái)口岸仅隔着一条北仑河,往北是中国,往南是越南,通过北仑大桥相连。站在北仑桥上,只见两国国门遥遥相对,其建筑结构与气派不分伯仲。但站在北仑大桥上看河岸两边的风景则截然不同。北仑河左边(南岸)的中国东兴市,河岸已砌石墙并建成江滨大道,街道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而越南一则的北仑河右边沿岸基本上保持着自然原始的风貌,人烟稀少,杂草丛生,只有河水在静静地流淌。
进入越南境内相对很简单,太多的检查与询问都显得多余,只需将护照递给越方口岸工作人员瞧一瞧就顺利入境了。初入越南境内,连着国门的是一条新修的长约800米的双向四车道“和平大道”,路边巨大的宣传画看上去与国内小镇毫无二至,给人的感觉是越南的革新开放事业卓有成效。经过越南国门30米往右拐,一条被称之“友谊街”的街道却暴露出了越南芒街人粗放式的管理,如车辆随意停放,汽车摩托车混行,垃圾杂物到处都是,这一点与国内一些小城镇基本一致,若不是有些建筑物悬挂着的越南国旗及招牌上的越南文字昭示着这里是异国他乡,只直接从“芒街”这个挺中国化的名字联想,你可能很难感觉到已走出了国门。与对面的中国口岸大相径庭的是,很少见到有越南芒街居民行走在这条街道上,更不用说沿街叫卖了。微也足道猜测,越南人做生意或许并不喜欢在口岸附近,在芒街一定另有它处。
微也足道的团队在等待到下龙湾的大巴之时,就被越方引导员带到友谊街上一家叫东方商城的门店休息。刚进店里一些性急的朋友就立即兴高采烈地购买起越南特产来。如相当于中国清凉油之类的越南白虎膏,有人一买就是一大盒(12小盒),我估计一家人用得用上十年八年;如面对堆积如山的越南拖鞋,许多人居然见了就三双五双地买,不知是钟情于它的质量还是看上了它的便宜(这里每双25元,在越南的其它店铺仅8元)。不过在佩服团里人购买欲强烈的同时,也得称赞这里的商家服务周到。如顾客所购的这些商品,可在商店打包后由商家直接送到中国境内的相关饭店,顾客在越南游览结束后直接到中国境内的相关饭店去领取就是,而用不着拖着这些东西一路与人同行,确实省心省力。
大约等待了40分钟后,一辆韩国产的大巴车如期而至。也许是中国人有面子,也许是为给我们这些“老外”留个印象,27个人的团派来是一辆9米长的韩国现代45座大客车,座位间距不像国内客车那样拥挤,且坐凳十分舒服。我们一行过了歌龙河,踏上雄王路,就这样冒着雨一路向下龙湾、河内前进。
芒街市和下龙市都属越南广宁省(Quang Ninh
province)管辖。从芒街到下龙市约190公里,大巴沿18号公路需行驶3个多小时。越南目前没有高速公度,芒街到下龙市的公路与国内的省道基本相当,为有分隔线的沥清路,一般限速80公里(过村庄限速40/小时~50公里/小时)。因越南18号公路属山区公路,加之越南北部山区地广人稀,故公路两边的植被十分茂盛,几乎找不到裸露的国土,绿水青山,看上去让人格外爽心悦目。又因芒街属越南的北部,为越南欠发达地区,故这条公路的车流量并不太,除了大客气与厢式货车外,小轿车并不多见,所以一路行车相对还算顺利,微也足道一行在天黑之前刚好赶到位于下龙湾的平民饭店(BINH
MINH HA LONG HOTEL)。

中国与越南芒街接壤的东兴口岸
微也足道/摄影

在中国东兴境内远观北仑大桥
微也足道/摄影

越南芒街的宣传画与中国某些年代的宣传画有点相似
微也足道/摄影

越南芒街长800米的和平大道 微也足道/摄影

越南芒街长800米的和平大道南端 微也足道/摄影

越南芒街陈富路
微也足道/摄影

越南芒街海关大楼 微也足道/摄影

越南境内乘座的现代大巴 微也足道/摄影

越南芒街友谊街东方商场前
微也足道/摄影

前住下龙市18号公路旁边的越南民居(车上抓拍)
微也足道/摄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