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点——做一个简单的人
湘潭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表彰大会现场
微也足道/摄影(手机拍摄)
学校毓才俊,杏坛竞风流。为进一步加大湘潭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优秀教师队伍,推动湘潭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湘潭市教育局通过基层单位推荐、专家材料审查、同题教学比武和撰写教学反思等一系列评价,最终认定周有达等63名中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为湘潭市首批学科带头人。7月15日,湘潭市教育局在湘潭市一中百年纪念报告厅隆重举行了全市首届学科带头人评选表彰大会。至此,历时数月、轰轰烈烈的全市学科带头人评选终于尘埃落定。
表彰会上,湘潭市一中党委书记王昕首先对会议在学校召开表示热烈欢迎。接着,湘潭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胡立忠科长宣读了市教育局的表彰决定,并和主席台的各位领导、来宾共同为63位学科带产头人颁发了学科带头人标牌与获奖证书。湘潭市一中副校长、特级教师黄睿代表学科带头人作了发言。最后,湘潭市教育局曾艳玲副局长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全体学科带人:一要培养高尚的师德师风,二要培养超人的教学能力,三要培养卓著的学术魅力,并积极作好示范带头人作,引领全市教师的专业成长。
大会由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副科长贺艳芳同志主持。全市学校带头人、第二届骨干教师及优秀中青年教师代表500余人参加了表彰会。
大会结束后,全体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聆听了钱志亮副教授的两场讲座:上午有主题为“回到原点看人”,下午的主题为“有效课堂哪里来”。
钱志亮,北师大教育部特殊教育系副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钱先生生于上世纪60年代,方头圆脸,中等身材,挺着一个微微突起的肚子,蓄着中青年常见的分头发型,带着一副薄薄的聚酯金属边框眼镜,看上去为人随和谦虚又热情洋溢。钱先生谈吐风趣,目光犀利,肢体语言丰富,动作模仿维妙维肖,说话极具感染力和富有鼓动性,并不时爆出点幽默段子,加上习惯性的口头禅“唉哟哟哟嗬”,让人忍俊不禁,但是他在逗笑听众的同时,也把听众带入了思考的时空。
在“回到原点看人”的讲座中,钱志亮副教授旁征博引、亦庄亦谐地从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人出发,并与在座的教师从人的遗传与发育入手,探讨了如何认识人、了解人与教育人,如何看待师生之间的不期而遇!如何看待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先天差异、环境差异与发展差异)等,给广大听课教师带来了一种焕然一新的生命视角与儿童观。听完上午的讲座,微也足道印象最深的有如下几个片断:
钱认为“爹”影响孩子的智慧和人格,“娘”影响孩子的智力与情商,并以民间常有爹傻傻一个,娘傻傻一窝的说法加以佐证。钱指出根据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得10分者智力超群;得8分者基本上不太聪明,一般学生成绩会处于班级中的30名之后;得5分及以下者就很难教育好,不痴不傻就够意思了。钱强调学校教育只能是“来料加工”,不可能将小麦变成玉米。他坚信孩子们就像人的5个手指一样不可能完全相同,命中注定一部分智力一般,一部分人。一个教师不要妄想将学生都培养成社会名流,也不要试图将每个学生送进清华、北大。钱认为如果这样,教师只能是“毁”人不倦。
钱强调人的生理遗传决定长相、身高与肤色等,而心理遗传决定智力、行为与性格等。他举例说孙子与他的老爷也许根本没见过面,但有些走路的姿式等行为却有极大的相似性。
钱认为决定孩子个体差异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孕期与出生方式;决定孩子身高的因素主要有睡眠、营养和锻炼。钱提出小孩吃奶是个技术活,一般大人还做不那不好。他认为婴儿在吸奶时既要用力又得讲技巧,故民间有“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这样的比喻。
对以上言论,微也足道认为钱先生立足遗传谈教育观点前提不错,对一个教师的任务就是使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让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成功的观点也深表赞成。但是,他过于强调了早就被批判过的“生而知之”论,而忽视了后天的教育作用感觉略有不妥。其实,教育工作者早就有研究结论,即95%的人先天基础相差并不太大,成长环境与自己的努力才是决定人生命运的关键。微也足道认为:“命”因客观存在无法更改,但“运”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改变的,一个人不要轻易向命运低头。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一个人只要找到了适合自己成长的方式,一定会有所作为,而不要简单地听信民间“3岁看小,7岁看老,12岁定终身”的说法。
钱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改变人的精神世界,因为生物属性、社会属性不是人所独有的,只有精神属性才是人类所独有。如人类能能知道几千年前某某说过什么、做个什么,也知道远在千万里之外的另一个在做什么,而再聪明的北京老鼠也不会知道湖南某只老鼠在做什么,想什么,这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
钱觉得人有“三个”不足之处:贪性、惰性与任性。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化性去伪”,故培养人应将“仁”(恻隐之心)、“义”(羞恶之心)、“礼”(恭敬之心)、“智”(是非之心)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钱指出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标准最高,只有社会最优秀的人才能当教师。如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代没有女教师,否则也有“一日为师、终身为娘”之说)。
……
下午的讲座因为高三要上课没有全部听,只是上完课后又来到现场在最后的互动环节听了一点点,以下是了解的一点点内容:
在“有效课堂哪里来”的讲座中,钱认为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掌握规定教学内容的教学叫“有效教学”,单位时间内高效、高质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叫“有效课堂”。钱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孩子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差异的原因与状况后,主张教师要坚持在课堂上实施因材施教,客观上要求教师灵活应用维持课堂秩序的策略。
为做到有效地教学,钱要求教师一要优化教学过程;二要确保视觉通道顺畅;三要确保听觉通道顺畅;四要巧用维持课堂秩序的策略;五要分析课堂死沉的原因。为此,钱先生与在座的教师听众进行了精彩的互动。他让教师直言不讳地谈自己对所提问题的认识与判断,谈自己课堂教学的问题处置策略,让在座教师充分领悟到了所讲问题的实质与操作的关键,给教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教师如何教好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钱认为要做好这一切的前提是精心备课:即一要备教材(教学内容);二要备心境(心理准备);三要备学生(知识背景);四要备导入(激发兴趣);五要备方法(教学策略);六要备设问(现场反馈);七要备层次(教学过程);八要备训练(巩固应用);九要备语言(感染吸引);十要备板书(逻辑思路);十一要备课件、教具(辅助教学);十二要备小结(推扶提升)等。
钱志亮认为: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思想的启迪,是灵魂的涤荡,是人性的沐浴,是人格的唤醒,是希望的激发。除了上述这些外,钱强调教师教学语言一定要有感染力,讲究精(精力充沛)、气(气势旺盛)、神(神采飞扬),要让自己的教学深深地感染课堂上的学生,并赢得学生的敬佩与尊重,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在下午讲座休息期间,微也足道以校报主编的身份要求钱副教授写几句话寄语潭中青年学子,钱副教授愉快地挥笔写下了以下文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