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课改体会
提振课改信心
湘潭市一中举行第二届新课程论坛
湘潭市一中报
记者 易中、童观

湘潭市一中第二届新课程论坛实况
摄影/易中
4月15日,为着力推动高中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充分总结学校两年来实施高中新课改的工作经验,激发全校教师投身新课改的激情,研讨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进一步促进学校新课改健康有序、平稳发展,湘潭市一中特举办了第二届新课程论坛。校长彭奋强等领导及学校教研组长、新课改年级教师共80多人参加了论坛。论坛由学校教研室主任周有达主持。
自2007年我省高中实施新课改以来,湘潭市一中积极按新课程改革方案组织实施,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学生中蔚然成风,课改工作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已形成教师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的良好教学氛围,催生了一大批课改积极分子与教学骨干,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湘潭市新课改样版校。
论坛首先由彭奋强校长致开幕词。他说,学校实施新课改已近两年,老师们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了新课改的实施中,其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些许的遗憾。今天的新课程论坛就是为老师们交流成功的经验,探讨新的方法,倾诉对新课程的情感提供一个平台,希望老师们认真讨论、深入研究,并将研究的结果运用于教育教学,将学校的新课程实施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论坛上,毛建武、周有达、欧小兰、李光明、周学明、沈仲春、刘美红等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对认识和实施新课程进行了阐述。毛建武老师指出了当前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中突出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周有达老师从全校校本课程建设的高度对校本课程的内涵、校本课程开设的意义、校本课程开设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对老师们进行了一番校本课程的理论辅导,并联系实际对我校开展校本课程提出了建议。欧小兰老师则主要介绍了体育组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设选修课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困难、困惑。周学明老师根据自己一年来实施新课程的实际提出要:掌握好新教材的布局理念,循序渐进教学,调控教学难度;联系实践,自然引入,落实应用;不要忽视新增内容;多用思考探究方式组织教与学。李光明从应试教育与新课程对德育的影响的角度提出,新形势下的新机遇,为德育改革提供了新空间;德育理论的新建构,促进德育改革新发展。新的教育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刘美红老师感叹新课程的实施给物理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可喜的变化,自己和学生在物理的教学、学习中感受到了很大的快乐。沈仲春老师联系自己两年来实施新课程的实践提出:新课程的教材多了,教师要学会选择运用;教学形式可以求活,但基本的东西不能丢;多媒体的运用要遵循适当的原则,不能为运用而运用;合作探究应因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定,它本身不是目的。
论坛发言结束后,杨翠英副校长进行了总结。她肯定了与会者是学校实施新课改的第一批弄潮儿。他说:两年前刚接触新课改时,大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新课改,积极学习新课改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自觉转换角色,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挑起了新课改的重任。从而体验着创新的快乐,与学生一起成长。对学校第二届新课程论坛的她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我校积极探索新课改奥秘,开辟课改新航道,寻找新课改真谛的继续。最后,她号召大家共同努力,一起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