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行漫记:第二十三章  雾里看花之德国社会

(2008-09-29 10:02:35)
标签:

西行漫记

欧洲考察

德国社会

德国现状

德国生活

分类: 世界各地观光

西行漫记:第二十三章   雾里看花之德国社会

 

 西行漫记:第二十三章 <wbr> <wbr>雾里看花之德国社会
德国——慕尼黑城郊外——城里人的休闲菜地       摄影/微也足道

 

       作为一位来去匆匆的游客,对德国的了解确实很肤浅。在走马观花的游览中,在断断续续与那位在德国生活了一些日子的中国籍导游的交往中,算是对德国社会有了点初步的认识。

       德国社会和大部分欧盟国家一样,都是高税收和高福利型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社会负担越来越沉重。为减轻年轻人交养老金的压力,现在德国老年人退休年龄正不断推迟,要求工作到67岁的呼声越来越高。德国人尽管工资并不太高(一般月工资约2000¢),但许多事并不太花钱,并且养老较有保证(德国老人一般进敬老院),所以大部分德国人生活较为惬意。如在德国从小学教育到大学都免费,而且学生各种保险费率可减半缴纳。当遇到就业困难时,一些学生就尽量享受政府的这些福利,在大学里呆七八年也不毕业。不过政府也看到了高福利养懒汉的弊端,目前德国的大学每学年也得缴纳500¢左右的学费。因德国生育率连续多年为负增长,政府不得不实行奖励生育的政策。从2007年1月1日起,据说德政府每对夫妻一般每月可得到政府育儿补助费1000欧元至18岁。

       欧洲是盛产名车的地方。在德国的大街上,到处是川流不息的奔驰、宝马、沃尔沃、菲亚特等,甚至一不小心连运垃圾的汽车也是宝马奔驰什么的。在德国买一辆一般的新车只需2~3万欧元,从工资的相对水平来说要比中国便宜得多。在德国养一辆车很容易。家用小汽车一般每年交纳的各种费用仅为400~500欧元,其余就基本上只需出油钱和停车费了(因德国高速公路都不收过桥过路费,这方面在欧盟中德国就要比意大利等国吃点小亏)。德国人不仅有好车,而且开车也特别爽,小汽车只要所行驶的路段没有限速,你想开多快就可多快,但大客车一般限速成100公里/小时。

       德国的街道并不宽敞,而且在路边的空坪隙地到处是停靠的汽车,仿佛就象个大停车场,可街上却是车畅如流很少堵车,这是因为他们严格执行分车道行驶原则,不同的车绝不开到不是自己的车道上去。德国城镇没有红绿灯的地方,绝对是车让行人,而且是远远地停着让行人先过。德国人面对堵车绝不抢道,而是静候自己车道上,即使别的车道空着也不变道行驶,只有当自己的车道可通行后,他们才陆续上路。德国人这种遵章守纪的思想,我想才是交通系统能高效运转的真正原因。

        德国因为私车太多,在大街上就很少能见到几辆的士,故打的就远没有咱国内方便,而且价格也不太便宜。如果你必须要打的,就得通过电话呼叫出租车,起步里程一般为3公里,计价里程则从调度中心电话预约指定的出租车所在地算起到你到达的终点为止。

       德国人开车若出了车祸司机并不争执,而是打电话报警,让警察和保险公司来人处理。不过德国车险额度与驾驶员出现撞车的机会成正比,经常撞车的人甚至保险公司不难买保险。

       别以为在德国是汽车的天下,其实自行车也占有一席之地。在德国许多城市都有自行车道,而且骑车的速度还挺快的。令骑车人最讨厌的是行人走在他们的车道上,妨碍他们的行驶。

       德国的乡村人口密度不大,高速公路沿途看到的几乎都是森林和绿地。优美的自然环境也养成了德国人崇尚自然的习惯。假日里德国人特别喜欢休闲与旅游,但他们的旅游是不急不慢,一般是一家人开着私家车找个安静的乡村或绿地,一起晒晒太阳,钓钓鱼什么的,尽情地享受这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在德国城市的郊外,常常能看到许多成片的菜畦,这些许多都是德国家庭在城外购置的自留地,有时还在在屋前房后种点花、溜溜狗,以颐养天年。

       据说德国人比较讲究吃好早餐,牛奶、蛋和奶酪等是必不可少的。中餐因只有1个小时(朝九晚五作息制),一般很简单,有的甚至只食一支香蕉充饥,但晚餐较好,还喜欢吃点热饮。德国人身体素质很好,下雪的日子穿短袖T恤很常见。微也足道曾在一加油站看到一老太婆在几十公分的积雪中穿着短袖和拖鞋在运送垃圾。

       德国人处理垃圾很有意思。他们对垃圾严格实行分类回收,且不同颜色的酒瓶也得分类投放。在德国丢旧家电、旧家俱等垃圾一定要按社区规定的日子丢什么才能丢什么,若不按日期丢,社区的志愿者会先给你送回,然后再罚你款。

       德国人比较严谨,有人说缺乏幽默。因为德国人家庭教育从小就要做到“四不”:不询问私事;不打听收入;不背后说别人的缺点;不拿在场的人开玩笑。但德国人有时也来点冷幽默,很有“技术含量”的。

       德国人是典型的扎实肯干型。有话说得好,美国人是说了就干,中国人是说了也不干,德国人是干了也不说。因为有这样严谨扎实的工作的作风,所以德国的工业产品饮誉世界。德国以工业立国,几乎不生产粮食,所以粮食全要通过出口工业品兑换。既然是工业立国,故德国人的工业产品特别讲究质量,在质量至上的方法论上有好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如在产品展销或展示时,中国人通常的做法是写上一块“高档商品,请勿触摸”的牌子,让人敬而远之,而德国人则恰恰相反。他们的是欢迎试用,欢迎玩耍。他们认为你在试用过程中出了问题,说明出问题的地方就是制作或设计不成功的地方,再加以改变就完美了,所以你弄坏了他的东西他不仅不生气,反而要感谢你为他们发现了问题。这也许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产品质量的差异的原因吧。

 

 西行漫记:第二十三章 <wbr> <wbr>雾里看花之德国社会
德国——高速公路边——乡村实景(小雪)       摄影/微也足道

 

相关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