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随感:新闻背后的故事
【新闻】7月25日,伊拉克被正式宣布取消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通过中国和国际奥委会的努力,7月30日,伊拉克的参赛资格才得以恢复。遗憾的是,由于除田径外的所有项目报名截止日期为7月23日,原来取得参赛资格的7名伊拉克运动员中只有一名铁饼选手和一名短跑选手两人能够参赛,另外准备参加赛艇、射箭、柔道和举重比赛的5名运动员则失去了机会。
【故事随感】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当伊拉克运动员入场时在观礼台的布什夫妇也有礼貌地鼓掌表示欢迎。
第29届北京奥运会伊拉克有正式参赛资格的两名运动员中唯一的女性叫达娜·侯赛因,来中国前她是穿着二手运动鞋在能把脚底都要烤焦的沥青路跑道上进行训练。当听说伊拉克被取消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她伤心地哭了数小时。教练安慰她说:你还年轻,将来还可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她说“我不知道还能不能活到2012年。”后来几经周折虽然来到了北京,但比赛服还得自己买,国旗得靠自己缝上去,跑鞋则是一位被感动的美国妇女给她寄去的新跑鞋,她对达娜说“你怎么能穿二手鞋参加奥运会。”至于伊拉克那些因报名太晚而没获得参赛资格的运动员,来了也只能当替补队员,即当有别国运动员因各种原因不能参赛时,他们才有资格参赛。尽管后来伊拉克有两名选手参加了男子双人又桨皮划艇比赛,但他们也是连比赛的队服都没有,只好穿着自己的旧T恤入场。他们也没有带自己的皮划艇,只好接受中国赞助的皮划艇。比赛时尽管别人都到终点了,他们还是在拼命地在划,非常顽强,让人感动。
事实表明,一个国家不够强大,国人也就牛不起来,体育也牛不起来。1932年代表中国参加第10届奥运会的刘长春在海上漂了21天才赶到洛杉矶,仅休息一天就得参赛,这与目前的伊拉克运动员是何其相似。
【新闻】第29届奥运会开赛到今,中国队已获22枚金牌,其中王鑫获女子双人十米台金牌,陈燮霞获女子举重48公斤级金牌,龙清泉获男子举重56公斤级金牌……
【故事随感】这些奥运会金牌得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么来自农村,或来于困难的工人家庭。窘迫的家庭环境,赋予他们特殊的成长经历,而体育让他们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王鑫老家为汉口黄石路辅义里一个老里弄,推开一个破旧的木门,那24平米的房子就是王鑫的家。王鑫到清华学跳水,每月的开支要1000多元,为了支持女儿王鑫跳水,王鑫父母在下岗后只能在夜市摆地摊挣钱。而小王鑫每次体校放假回家后也与父母一起摆地摊,也从不乱花钱,很少买新衣服,为节省开支北京训练8年仅回过一次家。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王鑫父母为了培养奥运冠军付出了多少艰辛的汗水。
陈燮霞来自广州番禺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她从小时上山砍柴,扯猪草,干着农家孩子常干的农活。1992年9岁的陈燮霞被番禺业余体校选中,为省2块钱路费,其父从大坳村骑20公里单车把女儿送到体校。进体校训练每年的学费是230元、伙食费100元,另外还要给零花钱,这给陈家里带来了很大负担,陈父瞒着家人借钱供女儿训练,前后举债上万元。
龙清泉来自湖南湘西龙山县红岩溪镇红岩村,少年时家里靠杀猪卖肉为生,在当地生活维持在一般水平。因卖肉收入很少,龙清泉父母不得不双双外出到安徽打工挣钱。而龙清泉也知道父母挣钱不容易,从不开口要多余的钱,而是主动打扫训练场馆,或把观众扔下的饮用水瓶收集起来当废品卖换点零花钱。但龙清泉从小却有着大志向,“举出世界,举出未来”是他的QQ签名。
其实,好多奥运冠军都是苦孩子,奥运金牌就是一堂励志课,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也许这就是对奥运精神的最好诠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