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物语:有思想的教师才能改变这个时代

(2008-08-05 22:36:54)
标签:

原创作品

话语权

高考

升学率

教师权益

分类: 微也足道

校园物语:有思想的教师才能改变这个时代

 

     教育变态是因为越来越缺少有思想的或想表露自己真实思想的教师。广大教师明哲保身的结果是让求异思想、创新思维长期缺位,最终导致教育改革的创新热情不断湮灭。于是,素质教育就象走进死胡同一样难获新生,人们无不痛恨应试教育却又无可奈何。

       

        有一段时间,教师被称为“臭老九”,很是让人瞧不起,因为知识越多越反动,人民教师只好夹着尾巴做人。那时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社会上流行的说法是“家有三斗粮,莫做孩子王”,可见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有点徒有虚名。改革开放后,教师的社会地位确实发生了变化,人人都知道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地位又受到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一些事情的处理又让教师畏手畏脚,不敢越雷池一步,以至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

        1、教师丧失了话语权,让教师做事举步维艰。所谓话语权,就是容许事主平等地用语言来表述自己忠实意愿的权利。如果事主一旦丧失了话语权或遭遇语言暴力,怕是有口难辩了。因人家已把你的嘴“堵”了,纵使你巧舌如簧也是枉然。如被称“杨不管”的安徽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杨经忠老师因学生猝死在课堂上被要求停职并判赔款10万元,其实就是网络语言暴力的牺牲品。因学生猝死事件被媒体披露后,一小撮不明真相的网友就当起了“法官”判杨经忠老师叫“杨不管”,于是一时舆论哗然,各种媒体、各地网友纷纷声讨。结果当权者为息事宁人,来个丢车保帅,将一揽子责任全推给这位普通教师,杨经忠老师当然无可奈何了。试想,如果杨经忠老师所在学校在事件发生后能掌握语话权,情况也许就大不一样了。如校方在事情发生后,立即主动向新闻媒体发布官方新闻,说学校是如何采取救护措施挽救学生生命的,如何根据突发事件预案进行处理等等,那么公众对此事的评判就会迥然不同。也许最终出人道主义赔点钱,也不至于闹得这样沸沸扬扬。

        2、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口号下,教师的责任被无限化。现在全国的许多学校仿前国家主席宋庆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题词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管理理念,实质上就是把教师的有限责任扩大为无限责任。如按教育部之规定城市中小学要取消早读,学生要求7:50以后到校。这下许多幼儿园和小学家长不同意了,他们说你们学校如果8:10上课,我们就无法8:00准时上班,如果孩子送到学校后到上课前这段时间出了问题你学校就得负责。结果学校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口号下要求教师早上7:30之前上班,而且中午还要管学生午休,结果可怜的教师就这样一天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其法定的休息权在一句“教师职业特殊”的话语中就化为乌有了。依上类推,当学生有危险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将生死置之度外;当学生经济有困难时以教师要“行为世范”为由得按月上交摊派的“教育基金”;当教师要求按《教师法》享受与公务员同等工资待遇时以教师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为由要求教师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呵呵,不客气地说教师就这样在“一切为了学生”理念下就这样被神圣化了。

        3、狠抓高考将让基础教育走进死胡同,以分数论英雄将使素质教育成为美丽的谎言。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主,全面发展,可看看如今的广大中小学特别是高中,有多少不是在“轰轰烈烈讲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为什么高级中学会这么重视高考,狠抓升学率呢?因为抓分数对教师评价来说最容易量化核考。对教师而言,与别人比较你的班统考成绩平均分多0.1分你就是好教师,你就是全市第一,你就可以获得学校奖励,多省心省事,“公平公正”。因为抓分数对领导来说立竿见影。教育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工作,而对领导来说都是任期制,所以要想在短期内能出政绩,就只有升学率这一根稻草了。因为德育不好量化,抓几年也不见得有什么成效,所以只需做做样子,喊喊口号,搞搞活动就行;而体育对青少年来说体质一年半载也出不了什么大事,万一多带了几副眼镜你完全可以说是学生玩电脑留下的后遗症;至于美育则是个变形金刚,一句“美就是生活”就可万事大吉;还有一个劳动嘛,你只要布置几次家庭作业,督促家长认真实施就行。于是,片面追求升率逐渐演变成了全面追求升学率,理直气壮抓质量就演变成了理直气壮抓高考,实施素质教育也就成了美丽的谎言,教育从此也就开始变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