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物语:对若干教育问题的思考
【观点直陈】
高考是一首学生受苦,教师受累、家长受罪、学校受气的教育挽歌,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荒谬。
教育不是训练,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智慧而不是做循规蹈矩的公民,所以自由是最好的教育。
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绝不能只看升学率的高低,而应该注重其学生对事业和真理追求的热度。
一所被自己学校教师所漠视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一流的教育质量;一所不被自己所处的社会认同的学校,也不可能有真正广阔的发展空间。
真正能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不可能是拼体力、拼消耗式的加班加点,而应是以提高教师校本研究兴趣的激励机制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某省著名中学曾经名闻遐迩,但最近几年教学质量总是不尽人意。于是,社会上对该校的各种说法纷至沓来。有人说这是学校校长……有人说这是因为教师技能的黔驴技穷;也有人说这是因这些年学校生源在每况愈下;还有人说这是这是因为政府对学校投入的严重不足……而我认为,上述分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道理,但最根本的原因应怕是管理者对教师基本诉求的轻视及对教师相关权益的漠视;是教师本身对校本研究热情的缺失和对献身教育激情的丧失。
1、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管理者幻想通过以时间来保证教学的做法是事倍功半的。
过去,社会上对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曾有过严厉的批判,当时一些学校和教师以能按时放假为荣,以挤占学生时间为羞,以需要补课来完成教学任务为耻。可如今,片面追求升学率演变成了全面追求升学率,升学率变成了衡量教育质量的“GDP”,高考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成功合作的“典范”,全社会共同导演了一场学生受苦、教师受累、家长受罪、学校受气的教育大悲剧。
在一切为了高考,高考就是一切的状态下,学校对教师就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于是,各学校为了制止教师外出兼课,为了防止教师上班偷懒,为对付教师备课走过场,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或举措。如有的学校要求教师集体备课并有记录;有的学校则要求教师上下班打卡考勤;有的学校要求教师每日出勤“五到两退”(早操、早自习、上午上课、下午上课、晚自习为“五到”,上午下班、下午下班为“两退”)七次签到;有的学校则干脆要求教师全天候坐班……这种以假定教师上班偷懒,假设教师不认真备课为前提的所谓管理,完全忽视了教师工作不适宜于集体办公的特点,混淆了教师劳动过程的独立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结果是,集体备课变成了集体聊天,甚至成了不满情绪的发泄室,这与管理者的初衷背道而驰,也为制度决定一切者敲响了丧钟。
对学校而言,总认为分数才是硬道理。于是,学校为了在每年高考的巅峰对决中脱颖而出,想尽千方百计要提高所谓的教学质量。如各学校普遍流行的做法是:盛夏酷暑也好,三九寒冬也罢,一律不放假,而是坚持每天上课早上两节,上午四节,下午四节,晚上三节,让学生全天候地学,教师夜以继日地教,“学堂”变成了“教堂”。为了狠抓所谓教学质量,学校天天有小考,月月搞周练,逢考就排名。但这样一来,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教室成了学生成长的地狱。学生对补课怨声载道,教师对补课牢骚满腹。更为痛心疾首的是,管理者评价PK的就是分数,惦记的只有成绩,对素质教育的理念抛之九霄云外,使得学校有关素质教育的做法费力不讨好。
2、物质利益的刺激只能满足教师短期的生活需求和心理满足,永远也改变不了教师对现状的抱怨。
事实表明,作为以脑力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学工作,管理者想从外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往往是徒劳无功的。如去年政府给教师增加工资537元,教师会认为这是他应该加的,而且还觉得与公务员相比他加的工资比太人少、差远了,认为还没有体现尊师重教的传统。他甚至认为,他的工作与那年薪6616多万的平安老总马明哲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如你给教师分房子,他高兴了三天之后其积极性就没有了,因为他认为居者有其屋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也是人民教师的基本诉求,安居才能乐业嘛!所以他并不会对你感恩戴德。如你将教师办公的条件彻底改善,装上电话、空调和电脑,他也觉得这也是应该的,他认为现在哪家公司、哪个机关办公不是都有电话、电脑和空调啊,人家××局××院上下班还有专车接送职工呢!所以你无论如何改善外面条件,教师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因人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3、社会不良风气的污染让教育也不再是一片净土,以教书为职业的教师逐渐丧失了主人翁意识。
过去常说,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故教师对学校的工作显得特别关心。但是,随着教师劳动合同的签订,教师由单位人逐渐变成了社会人,而既然是社会人,又何来对学校的主人翁意识?故越来越多的教师对学校的事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只是对涉及到切身利益的事才会嚷嚷几句。为什么教师愈来愈失去了参与管理的信心呢?这是因为教师面对上级及校方的“硬权力”越来越无可奈何,只好利用自己的“软权力”来对抗,那就是消极再消极,以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今为了高考,使越来越多的人明目张胆地造假,理真气壮地撒谎。如“高考移民”做假屡禁不止,保送推荐问题层出不穷,补课收费举报此起彼伏。由于利益的驱动,教师师德亦每况愈下,先是贵州省教师赵庆梅组织学生卖淫,后又出现了“范跑跑”、“杨不管”等。因此,一所学校的教师如果出现对自己的学校表现出漠不关心的话,那么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定会每况愈下。
4、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是促进教师不断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校本研究风生水起的成功保证。
教师要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得有健康的身体。毛泽东同志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即任何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得保证身体能正常工作。“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应是一句不错的口号。因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身体健康不复存在,房子、票子、位子等再多的激励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就象优秀政治教员方永刚一样,最终还是英年早逝。管理者要坚决制止带病坚持工作的事情发生,提倡带病坚持工作那是管理者对教师生命的漠视。所以对每个教师来说,一是健康,二是家庭,三是事业。
有了健康的身体,教师就应有“人生为一大事而来”的勇气,仰则无愧于天,俯则不低于人。而教师要提高自身地位和有所成就,则只有积极投身校本研究,潜心研究教的问题和学的问题,才是唯一的选择。如今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教师,他带的班或教的学生高考成绩也不错,有的还是全国优秀教师或全国优秀班主任,但在教育界却没有多大知名度,因为他们没有提炼出自己的教育思想。若你没有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传之于世,最终注定你只能是个教书匠。所以教师要成为名教师,就得从校本研究入手,在研究中不断提升自身学术地位、政治地位。久而久之,校本研究的成功喜悦使教师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就会有幸福感,这将是一位教师有所作为的不竭动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