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湾之行(二)——《海角七号》

(2008-11-13 11:00:11)
标签:

杂谈

分类: 印象

青春电影。
这是我在台湾,主办方安排去观赏电影《海角七号》前的第一反应。我甚至想,如果只是从电影片名来看的话,可能又是一部《蓝色大门》。
在这之前,所有对台湾电影的印象,都来自于杨德昌和侯孝贤。《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风柜里来的人》、《麻将》,还有《一一》。蔡明亮的电影看的不多,在《青少年哪吒》之后,总觉得他剑走偏锋,越走越远了。

到现在我还记得《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小明和小四的那些情节和对话。就像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满街都是高楼大厦,阳光照在玻璃上明晃晃的,很耀眼。可在这些高楼的后面,却有很多阳光照不进去的地方,大片大片的阴影。
听很多朋友说,台湾电影的没落,是因为有杨德昌和侯孝贤。也有很多朋友说,台湾电影的风光,也是因为有杨德昌和侯孝贤。
一边是商业市场,一边是艺术成就。仿佛理性和感性之间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看完《海角七号》,很喜欢。从台湾媒体上看到,这部电影已经破了很多纪录。真为他们高兴。
那些电影里的小人物,他们用快乐的勇气,寻找生活的乐趣,最终发现属于自己的那点阳光。所以就算有这样或那样的现实问题,他们始终有一个快乐的结局。
让人感觉温暖的电影,总是应该值得鼓励。
就像现在,外面是北京的阴天,我坐在电脑前,看着波蜜们的每一条留言,身心明亮柔软。
至于《海角七号》是不是台湾电影的未来,能不能打破理性和感性的鸿沟,让台湾电影更加光明。我没法说已经找到了答案,就像Bob dylan的一首歌,Blowing in the wind。我很喜欢,本来想送给你们,可惜不懂得怎么传上来。台湾之行(二)——《海角七号》

 

台湾之行(二)——《海角七号》

看完电影后,接受了台湾媒体的采访。觉得意犹未尽,所以写了这篇博客,和波蜜们一起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