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丹-3.28-北青报:老书票背后的故事

(2014-04-01 21:02:56)
标签:

藏书票

马骋

陆徵祥

北洋大学堂

休闲

分类: 版画书票
老书票背后的故事
2014年03月28日10:56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雅丹-3.28-北青报:老书票背后的故事

雅丹-3.28-北青报:老书票背后的故事





藏书票新话

  马骋是清华大学的一名教师,想收藏我制作的藏书票,在网上找到我。这以后我把他发展为我们藏书票研究会的会员,并发挥他的所长,为我们与国外众多的往来通信做翻译。

  马骋和很多理工科的学生一样,办事缜密、肯钻研。所以他不仅是一位藏书票收藏家,还是一位藏书票历史的研究者。他在清华图书馆的老书中,发现了不少藏书票,从此爱上了这个艺术门类。在他的收藏中,有一些中国早期作品,其中一枚是北洋大学堂图书馆藏书票,上面印有日期:1910年8月23日。各种信息证明,该票的使用日期应早于这一时间,最早可能追溯到1896年,应该是比之前认为中国最早的“关祖章藏书票”还要早。

  后来,马骋又从一位比利时老人手中买到了一批中国题材的老书票。其中的一张构图颇为奇特,引起了他的兴趣。书票描绘了一名男子在“陆公墓”前跪拜,下半部是一幢欧式风格建筑,两侧绘有中国式的挽联:“子欲养亲不在,述哀思告千载”,上方则是EX-LIBRIS和中文“慕卢”及拼音“Mou Lou”字样。这枚书票熔东西方艺术于一炉,票主是何人呢?马骋很好奇。

  通过书票背面铅笔写下的、隐隐约约的“Lou Tseng-Tsiiang”字样,他终于考证出票主原来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外交家陆徵祥(1871年-1949年)。陆曾任清驻荷、俄公使,民国外交总长、总理,也是一位著名的天主教人士。他曾替袁世凯背黑锅 ,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也曾在巴黎和会上毅然拒绝在损害中国利益的“凡尔赛合约”上签字。1920年12月他退出政坛,在国外成为神父、修道院院长。他一生著有多部著作,把儒家思想介绍到西方,为东西方交流做出了贡献。

  陆徵祥早年丧母,后在俄国工作时,父亲又去世了,连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机会也没有,因此他一生感到歉疚。陆徵祥在北京做官后,因父母坟茔远在上海,每年不得前往扫墓祭拜,便把祖母、父母遗体迁葬北京,后来又制作了这枚藏书票表达自己的心意。画面中教士装束者应是陆徵祥本人的“哭亲像”,下半部分是他任荣誉院长的圣伯多禄修道院。

  购得这枚书票后不久,马骋在网络上又拍到陆徵祥的另一藏书票,票面主体为“哭亲像”,票面下部书有“慎独藏书”,陆徵祥号“慎独主人”。就这样,马骋通过追索一枚书票的渊源,了解了一位忠孝两难全的外交家的传奇人生。

  文并供图/陈雅丹

雅丹-3.28-北青报:老书票背后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