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返40年前咸宁向阳湖

(2011-10-27 22:40:30)
标签:

李城外

咸宁

红旗山

五七干校

向阳湖

文化

分类: 关于雅丹

重返40年前咸宁向阳湖

原新闻出版署长宋木文在《向阳湖记事》序中说:

40年前大批干部下放五七干校,是不该发生的,就象文革不该发生一样,但辨证的看,这批人在那里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也受到了锻炼……就象苦难的历程也可以产生伟大的作品一样……要从不该发生的事件中总结吸取历史教训……我们的作家、文艺家在那样的情况下,并没有丧失他,们的信念,他们以自己的行动深爱自己的国家人民,,怎么一到文化部就成了染缸,成了黑的呢?……深入研究这种现象,对揭露“文革”更深刻,对后人更有价值。既然发生了,不能不留下历史资料……警示后人和今人重返40年前咸宁向阳湖

 

鉴于我一向关注历史,认为保留、总结、记住历史很重要,因此我十分欣赏宋木文的这段话。而且热中于旧地重访。

昨天(10.26)我去了40年前呆过的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向阳湖”,那时我28岁——30岁在那呆了三年,天天去围湖造田、平地、种水稻

红旗山上除了17连,还住着21连洗印厂的五七战士,现在剩下的房子只有三座了……

这是东北角倒数第2栋,承包地的一位大娘住在那里

一开始我们电影口17连(幻灯厂、电影资料馆)住在王家湾,每天打着红旗走很远的路,下湖劳动。后来17连改为基建连,接任老17连(新闻电影制片厂)在红旗山上盖了许多房,我们也就搬到了红旗山,离干活的地方近多了。那时我是插秧冠军和红旗山上唯一的女瓦工呢~~那时是受审察对象,自己又要强~`拿大铲铲沙子灰砌砖,把手都练肿了,都不带吭一声的,吭了也没人疼你


重返40年前咸宁向阳湖

  重返40年前咸宁向阳湖

 

那时还驾辕拉过装有700斤粮食的大板车,从咸宁一路跑回红旗山,单薄的身体在下大坡时脚都离了地,飞了起来~~~现在回想起来,好后怕,那时怎么那么大的胆?

在拉粮上坡的地方,我们和带路的老乡合影。右边那位那时12岁,还认识李可才(同学)呢,他让我带条子给李捎去
重返40年前咸宁向阳湖

在咸宁有幸认识了“文化部五七干校研究会”会长李城外,以他为首的一些人潜心研究这段历史十年,掌握大量史料,还保留了纪念馆---十分了不起
会长李城外送了我他的《向阳湖记事》等七大本书,有冰心、等一大批人的文章,很珍贵
写 文革史离不开这一段,

重返40年前咸宁向阳湖

 

那段时间自己挨整,儿子才一岁就扔在了北京,尝够了种种甜酸苦辣,有许多可回忆的感人片段

由于这次咸宁之旅,通通浮现出来

 

感谢董继宁在他的“记山大屋——董继宁美术馆”落成之际,邀请了我,并为我向阳湖探访做了精心的安排重返40年前咸宁向阳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