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南极.罗布淖尔 |
父亲第三次探访楼兰
八月五日,下午一点,他们到达楼兰古城。
父亲望见三年多前他和霍涅尔立的旗子,虽然只剩下几根布条了,却依然骄傲地挺立着。
在楼兰的烽火台顶的铁盒子里,父亲又放进了两张纸,——头一天事先写好的留言条。在里面,他简略记叙了这次公路团查勘队的历程以及各位同人从事的不同工作,还有自己对楼兰的又一次拜访。在另一张纸上,他满含深情地给历史老人楼兰写了一封妙趣横生的信:
亲爱的老楼兰:
我们的一个老朋友----来自中国教育部的黄文弼先生曾非常渴望能见到你,但他未能渡过河来。我为他感到遗憾,不然的话他会来看望你。
我们考察队的机械师乔格先生和艾非先生也想来看望你,但他们要为日后的旅程在车上做准备而脱不开身。
亲爱的老楼兰!自从赫定博士发现了你的存在并将你介绍给了全世界以后,每个人都为能亲眼见到你而感到荣耀。
希望你能够在罗布荒漠中历尽艰险,永远如故!我们所有的人都真诚地问候你!
父亲望见三年多前他和霍涅尔立的旗子,虽然只剩下几根布条了,却依然骄傲地挺立着。
在楼兰的烽火台顶的铁盒子里,父亲又放进了两张纸,——头一天事先写好的留言条。在里面,他简略记叙了这次公路团查勘队的历程以及各位同人从事的不同工作,还有自己对楼兰的又一次拜访。在另一张纸上,他满含深情地给历史老人楼兰写了一封妙趣横生的信:
我们的一个老朋友----来自中国教育部的黄文弼先生曾非常渴望能见到你,但他未能渡过河来。我为他感到遗憾,不然的话他会来看望你。
我们考察队的机械师乔格先生和艾非先生也想来看望你,但他们要为日后的旅程在车上做准备而脱不开身。
亲爱的老楼兰!自从赫定博士发现了你的存在并将你介绍给了全世界以后,每个人都为能亲眼见到你而感到荣耀。
希望你能够在罗布荒漠中历尽艰险,永远如故!我们所有的人都真诚地问候你!
陈宗器1934年拍摄的楼兰三间房珍贵照片
我在2000年拍摄的楼兰三间房照片
在烽火台顶上,重新埋好小铜盒后,他们又逗留了一会儿,在地表拣了一些金属小器皿、小钱币、箭头、皮带夹子以及一些玻璃和石头做的美丽的小珠子。
正准备开拔时,忽然,父亲发现了一块小小的光滑的鹅卵石。“大片的黏土地带怎会有鹅卵石呢?”这立即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他们仔细地搜寻,又找出了几块石灰石、大理石卵石。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呢?有的还打磨得挺光的,也许是用于狩猎的?回去一定要请教一下贝格曼,父亲边想着,边把它们仔细地包好单独放在自己的裤袋里。
天色渐渐暗了,月光照到了楼兰雄伟沉默的烽火台上,发出清冷的光。父亲抬头向黝黑的台顶望去,不一会儿,那种超凡脱俗的隔世之感恍恍惚惚又来了,他又一次不知自己身在何时、身在何处……
时空之神拍打着幽暗巨大的翅膀疾驰而过……
由远而近的驼铃声,悠扬动听的丝绸叫卖声此起彼伏……
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一切都停顿了,父亲又回到了过去……
当父亲醒来,抬头仰望夜空下他和霍涅尔在高墩上竖起的旗帜,它缓缓地飘动在天幕下,显得那样雍容华美,竟管它已经被风撕成了布条……父亲向它投去了最后深情的一瞥,在心里轻轻地说着“再见”,然后慢慢地转过身去,不舍地告别了楼兰。父亲知道这一别,也许永远无缘再次来此探访了。
此刻,父亲并不知道,他的执着和锲而不舍的探险,已经使他成为那个时代世界上惟一造访楼兰次数最多的探险家,无论是赫定、亨挺顿、斯坦因、橘瑞超还是霍涅尔,都不曾像父亲那样——三次来到这个两千年前的神秘国都。而且于此之前,还没有一位中国学者踏上这座远古时期丝绸之路的前哨。
父亲带着一行人离开了楼兰,路上,他又拾到了铜箭头……这些箭头怎会随处散落呢?仿佛是有过一场战争——又是谁迫使他们这般惊慌、仓促地逃离了?……父亲很想知道两千年前的某一天,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们回到坐落在楼兰北面偏西、位于小湖边的75号的三角洲营地。离开营地前,父亲不无留恋地吩咐船工们在船弦上刻上“赫定博士探险队,1934年”这几个字,然后把独木舟永远地留在了河岸边。
归途,他们在河北岸坑凹不平的路上走得很艰难,时而有迈塞、雅丹挡住他们的去路。这一天,在靠近三角洲起点处的127号营地附近,父亲看见前方几百米处有一个人正急匆匆地向他们走来,走近了才认出原来是乔格派来的信使卡西木(Kasim),他从西边带来了赫定写给父亲的信——哈!汽油终于从乌鲁木齐运来了,队伍很快就要出发!为了快些与乔格会合,父亲带领着大家避开白天的高温酷暑,连夜匆匆赶路。
当晚他们与乔格会合,第二天一早车队开始向位于恰尔恰格的70号营地进发。整整一天,归心似箭的他们都在烈日与飞尘中飞驰,八月八日晚上九点,当乔格和艾非在尘土飞扬的车上边颠簸边虔诚地念着“阿门”结束祈祷时,车子正好抵达70号营地。
九日,父亲把一整天时间都花在了测水上,其他人开始打包、装车,同时他们等待着一位有驴子的渔民,好雇他的驴子驮行李。
十日黎明五点二十分,汽车队离开恰尔恰格,他们没忘记带上赫定心爱的狗塔吉尔,沿着一条极好的天然“公路”直奔库尔勒,这么好的路,估计只需要三天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了。
夏日的工作把父亲晒得漆黑,人也瘦了许多,可是他完成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测绘了精密的地图,并在上面标出了孔雀河两岸所有的湖以及铁门堡至罗布泊的路。这张一九三四年绘出的世界上最早的河流北返后的精密水系图,对于沙漠水系分布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艾利克?那林和安伯特过去在没有船的状况下已经测绘了这一地区大致的位置图,贝格曼画了靠近古墓地南部的支流图,剩下的大面积的孔雀河水系全图和南岸湖泊图,都是父亲以他出色的工作完成的。这是一项浩大的也是伟大的“工程”,赫定博士称赞这项工作是“探险队科学成果和成就中最有意义的部分”。
除此以外,父亲还完成了四月至八月孔雀河的流量测试与比较,他一共做了十一次系统测量,包括河流的总宽度、最深度、最高速度和每秒的水流量。他询问了猎人阿不都热衣木,了解了过去一般的规律。猎人告诉他:河流的水量一般六月底最小,十一月底最大,比较最小时大三倍。父亲发现一九三四年从七月三日起,水量已经涨起来了。
对于父亲的工作精神,赫定极为欣赏。在《亚洲腹地探险八年1927-1935》一书中,他满含深情地描写了他的这位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年轻同人,赫定说:当然,没有人要求陈宗器去干这项工作,因为那是夏日中最炎热的两个月。荒原中的蚊虫和虻形成了片片云雾,阳光下中暑的危险无论对谁都是残酷的。毫无疑义有人会退却,会向北找些高纬度的地方避暑休息,但陈宗器却没有退却,肩负起这本可以在其他季节去做的工作。他在湖上的新水路旁堆起了一个个石堆,设置了新的路标,使我们没有带着疑问和遗憾离开这片神秘的土地。
正准备开拔时,忽然,父亲发现了一块小小的光滑的鹅卵石。“大片的黏土地带怎会有鹅卵石呢?”这立即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他们仔细地搜寻,又找出了几块石灰石、大理石卵石。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呢?有的还打磨得挺光的,也许是用于狩猎的?回去一定要请教一下贝格曼,父亲边想着,边把它们仔细地包好单独放在自己的裤袋里。
天色渐渐暗了,月光照到了楼兰雄伟沉默的烽火台上,发出清冷的光。父亲抬头向黝黑的台顶望去,不一会儿,那种超凡脱俗的隔世之感恍恍惚惚又来了,他又一次不知自己身在何时、身在何处……
时空之神拍打着幽暗巨大的翅膀疾驰而过……
由远而近的驼铃声,悠扬动听的丝绸叫卖声此起彼伏……
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一切都停顿了,父亲又回到了过去……
当父亲醒来,抬头仰望夜空下他和霍涅尔在高墩上竖起的旗帜,它缓缓地飘动在天幕下,显得那样雍容华美,竟管它已经被风撕成了布条……父亲向它投去了最后深情的一瞥,在心里轻轻地说着“再见”,然后慢慢地转过身去,不舍地告别了楼兰。父亲知道这一别,也许永远无缘再次来此探访了。
此刻,父亲并不知道,他的执着和锲而不舍的探险,已经使他成为那个时代世界上惟一造访楼兰次数最多的探险家,无论是赫定、亨挺顿、斯坦因、橘瑞超还是霍涅尔,都不曾像父亲那样——三次来到这个两千年前的神秘国都。而且于此之前,还没有一位中国学者踏上这座远古时期丝绸之路的前哨。
父亲带着一行人离开了楼兰,路上,他又拾到了铜箭头……这些箭头怎会随处散落呢?仿佛是有过一场战争——又是谁迫使他们这般惊慌、仓促地逃离了?……父亲很想知道两千年前的某一天,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们回到坐落在楼兰北面偏西、位于小湖边的75号的三角洲营地。离开营地前,父亲不无留恋地吩咐船工们在船弦上刻上“赫定博士探险队,1934年”这几个字,然后把独木舟永远地留在了河岸边。
归途,他们在河北岸坑凹不平的路上走得很艰难,时而有迈塞、雅丹挡住他们的去路。这一天,在靠近三角洲起点处的127号营地附近,父亲看见前方几百米处有一个人正急匆匆地向他们走来,走近了才认出原来是乔格派来的信使卡西木(Kasim),他从西边带来了赫定写给父亲的信——哈!汽油终于从乌鲁木齐运来了,队伍很快就要出发!为了快些与乔格会合,父亲带领着大家避开白天的高温酷暑,连夜匆匆赶路。
当晚他们与乔格会合,第二天一早车队开始向位于恰尔恰格的70号营地进发。整整一天,归心似箭的他们都在烈日与飞尘中飞驰,八月八日晚上九点,当乔格和艾非在尘土飞扬的车上边颠簸边虔诚地念着“阿门”结束祈祷时,车子正好抵达70号营地。
九日,父亲把一整天时间都花在了测水上,其他人开始打包、装车,同时他们等待着一位有驴子的渔民,好雇他的驴子驮行李。
十日黎明五点二十分,汽车队离开恰尔恰格,他们没忘记带上赫定心爱的狗塔吉尔,沿着一条极好的天然“公路”直奔库尔勒,这么好的路,估计只需要三天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了。
夏日的工作把父亲晒得漆黑,人也瘦了许多,可是他完成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测绘了精密的地图,并在上面标出了孔雀河两岸所有的湖以及铁门堡至罗布泊的路。这张一九三四年绘出的世界上最早的河流北返后的精密水系图,对于沙漠水系分布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艾利克?那林和安伯特过去在没有船的状况下已经测绘了这一地区大致的位置图,贝格曼画了靠近古墓地南部的支流图,剩下的大面积的孔雀河水系全图和南岸湖泊图,都是父亲以他出色的工作完成的。这是一项浩大的也是伟大的“工程”,赫定博士称赞这项工作是“探险队科学成果和成就中最有意义的部分”。
除此以外,父亲还完成了四月至八月孔雀河的流量测试与比较,他一共做了十一次系统测量,包括河流的总宽度、最深度、最高速度和每秒的水流量。他询问了猎人阿不都热衣木,了解了过去一般的规律。猎人告诉他:河流的水量一般六月底最小,十一月底最大,比较最小时大三倍。父亲发现一九三四年从七月三日起,水量已经涨起来了。
对于父亲的工作精神,赫定极为欣赏。在《亚洲腹地探险八年1927-1935》一书中,他满含深情地描写了他的这位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年轻同人,赫定说:当然,没有人要求陈宗器去干这项工作,因为那是夏日中最炎热的两个月。荒原中的蚊虫和虻形成了片片云雾,阳光下中暑的危险无论对谁都是残酷的。毫无疑义有人会退却,会向北找些高纬度的地方避暑休息,但陈宗器却没有退却,肩负起这本可以在其他季节去做的工作。他在湖上的新水路旁堆起了一个个石堆,设置了新的路标,使我们没有带着疑问和遗憾离开这片神秘的土地。
2000年 在楼兰
前一篇:我尊敬的南极战友-图片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