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5.《绵阳日报》西蜀副刊5月7日:羌山羌茶

(2017-05-07 09:59:13)
标签:

绵阳日报

西蜀

副刊

羌山羌茶

分类: 散文随笔
205.《绵阳日报》西蜀副刊5月7日:羌山羌茶
205.《绵阳日报》西蜀副刊5月7日:羌山羌茶


羌山羌茶

                                                             罗瑜权(绵阳)

前不久,北川的朋友给我带来两盒新出品的羌山羌茶,他们知道我有喝绿茶的习惯,每年茶叶新出后,都不会忘记我,总会给我带些新茶。

小时候,家住嘉陵江边一座小县城的河街上,当工人的父亲在劳累的时候就用茶解渴祛寒。

那时家穷,孩子多,生活比较拮据,一到夏天,母亲就会搭一张小长木桌,摆放一些甜开水和凉茶水,几分钱一杯,卖给路过的工人和乡民,换些钱补贴家用,供几个孩子读书。当时许多同学的家境条件较好,母亲的做法一时让我觉得有些丢脸,让我在同学中说不起话。长大以后,渐渐明白做父母的不易。父母虽然无文化,但是他们明白贫穷不可怕,贫穷无志、无希望才更可怕的道理,他们认为家再穷也不能穷了孩子,一生倾力供孩子读书。正是因为有了母亲的勤劳和坚持,我们三兄弟才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并在工作和事业中有所作为。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由于家中实在太穷,孩子是不能喝茶的,只有大人能喝。那时,的上好的  应该是“二□喝茶叶花”了,也就是二级花茶。我是参加工作以后,才慢慢养成喝茶的习惯,茶一直陪伴人生。细想人生,都与自己经常在一起的物品,必然少不了茶。四川人爱喝坝坝茶,一年四季,只要有太阳,人们便三五成群,或家人,或朋友,或同事,约在一起,在阳光下喝茶聊天,气氛其乐融融。

我与北川羌山羌茶是有渊源的。在“5·12”大地震发生前,北川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我经常到北川,总会到擂鼓镇买一些佛泉茶叶,同时也会给亲朋好友带一些。然而没有想到,这一切却因为一场地震,让我几年没有喝上好茶。

“5·12”大地震发生后,我第一时间赶到北川参加抢险救灾,亲眼目睹北川人的坚强和勇敢,亲眼目睹北川公安民警的不畏艰险、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英雄壮举。我在北川采写反映“5·12”大地震的长篇纪实文学《铁血英雄》(25万字)获得了四川省首届优秀公安文学作品奖和绵阳市第五届优秀文学作品奖。我至今不会忘记,在书稿采写的过程中,我与北川的公安民警和父老乡亲边喝茶边聊天的情形,以及和他们结下的深厚感情。

去年6月,作为公安作家,我参加了公安部全国公安文联组织的重走长征路大型文学采风活动,再到北川,再到羌山,又在羌寨喝到了香气素馨、透彻心脾的羌茶。

在采访中,我了解到北川茶叶有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北川羌族自治县,是历史上四川盆地通往西北的重要茶马、丝绸之路。因多方因素制约,北川的茶马古道至今尚鲜为人知。据史料记载,北川峡谷是川西北最重要的交通要塞,这条通道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存在。北川是四川重要的名茶产地,盛产的“昌明兽目”是四川的八大名茶之一。早在唐代,北川的茶叶就通过这条峡谷茶马古道销往西藏等地。通过北川峡谷,向西北,经过茂县、松潘、平武可进入青藏高原甚至甘南、蒙古、中亚细亚和西伯利亚等地区;向东南可到江油;向南经过安州、绵阳可达成都平原。

中国是茶的故乡,四川是中国最早种茶、饮茶的地区之一,北川种茶也有悠久的历史。据地方志记载,始于唐、宋。北川盛产茶叶,主要因为北川地处山区,有优越的环境条件,茶树虫害少、叶片厚、品味优、无农残。北川苔子茶滋味醇、香气高、回味甘甜,被列为“贡茶”。2015年、2016年“羌芝灵芽”茶产品分别获得世界绿茶金奖及亚太茶茗大奖赛金奖。

近年来,北川注意将茶叶融入文化氛围,通过连续举办多种形式的茶事活动,深入挖掘和推广北川茶文化,使北川的茶业品牌价值不断攀升。目前,北川茶叶已经形成了多个茶叶品牌,成为山区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

我有一位东北的作家朋友叫兰亭聆风,她对北川的羌山羌茶独有情钟。在沈阳,她开有北川茶叶专卖店,每年新茶出来后,她都要坐飞机从沈阳到北川到擂鼓订购大量的北川茶叶,远销到东北地区。她建了个微信群,里面多是绵阳和北川的朋友,她将自己的网名也改为兰亭聆风(原生态茶)。

周末,一个人坐在书房,一边读书,一边慢慢品味羌山羌茶,心安清爽,舒适惬意。品茶,品的是一种心境。茶香满室,杯中茶由淡变浓,浮浮沉沉,聚聚散散,在苦涩与清香中,慢慢感悟出人生亦如茶,先苦后甜,历经风雨,方可见彩红。人到中年,或许更多的是体会和感悟,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从容不迫、不惊不诧、不癫不狂和淡淡的心态。


                                  (原载2017年5月7日《绵阳日报》西蜀副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