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43.《绵阳日报》12月5日西蜀副刊:走在芙蓉溪畔

(2015-12-05 08:12:44)
标签:

绵阳日报

西蜀

副刊

散文

分类: 散文随笔

143.《绵阳日报》12月5日西蜀副刊:走在芙蓉溪畔

143.《绵阳日报》12月5日西蜀副刊:走在芙蓉溪畔143.《绵阳日报》12月5日西蜀副刊:走在芙蓉溪畔


走在芙蓉溪畔

                           □ 罗瑜权(绵阳)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条溪河,芙蓉溪就是我生命中的那条小溪,它是涪江的一条支流,支流汇入涪江后流入嘉陵江又入长江,然后流向更远的地方。

我第一次知道芙蓉溪,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我在绵阳市公安干校读书,学校的门前就是芙蓉溪,学校的对面是富乐山。每次在学校放学之后,我们就三五成群,集结漫步芙蓉溪边,走过低低的石桥,缓缓攀上富乐山,享受美丽的山水风光。

芙蓉溪发源于江油,蜿蜒于江油、游仙的丘陵大地,在沈家坝注入涪江。河流全长90公里,因古时两岸遍植芙蓉而得名。在隋唐时代,芙蓉溪即为绵州城外的风景游乐区,水深波平,清澈似镜,李白杜甫曾经泛舟其上,并吟诗作赋。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留有《东津》《冬游芙蓉溪》、《游东山》等有关芙蓉溪的词篇。

我的老家在川北苍山溪水的嘉陵江边,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在我少儿读书的时候,学校旁边有一条溪,叫九曲溪。这条溪,陪伴着我们长大。多少次,我梦回家乡,在梦中重现童年时沿着溪沟洗澡、捉鱼、搬螃蟹的欢乐场面,还模糊地梦见在溪边淘洗的女人。或许它就是一条乡愁的情感纽带,我站在这头,家乡在那头。

以后,我到绵阳读书生活工作,经常往来于涪城与游仙之间,也经常穿梭于芙蓉溪畔。尽管如此,多年来,我却一直没有机会去真正了解芙蓉溪的渊源,真正领略芙蓉溪的芳容。

前不久,我终于有机会走入芙蓉溪的深处,沿芙蓉溪了解芙蓉溪生态建设、水文化建设,领略芙蓉溪自然风光,寻踪芙蓉溪沿线的历史古迹,感受两岸新农村建设。

在新桥镇,我们站在河堤,远眺芙蓉溪,溪水平缓,碧波粼粼,几只白鹭飞过水面。溪中,有一座古老的礅子石桥,方方正正的石礅,错落有致,静静站立,如矩形方阵,尽管历经多年的风雨侵蚀,溪水冲击,依然沉稳而坚固。这一片的草木受到水流的滋润更显葱郁娇嫩,一群小鸭正在溪边吃着鲜嫩的草,溪旁几位老翁悠闲自在垂钓。农家小院,青石板桥,还有古树,倒映在曲曲而下的芙蓉溪水清波中,展示出一种烟水淡淡式的泼墨写意。

走在街子乡堤防大坝,在卢家桥,在三岔河,远观潺潺的芙蓉溪水,令人神清气爽。有关工作人员将街子段堤防建设与绵阳的人文历史、涉水文化结合在一起,在河堤栏板上雕刻了历代描写本土的诗词、抗日英雄宋哲元将军生平、著名的水利专家和三江工程等水利工程简介,让人在休闲观景中能感受绵阳历史文化的厚重。

在游仙区太平镇有一排文化墙,是由当地的乡土画家陈青松所画,画中包括太平楼由来、十大传统美德、新中国诞生成长史等内容,图画真实地展示了当代农民的精神风貌,反映了乡土文化的历史传承,受到百姓的喜爱。

离开太平镇后,我们又来到芙蓉溪下游的沉抗水库。漫步库坝,放眼观景,青山连绵,树影婆娑,绿水荡漾,与蓝天相辉相衬,一幅风景如画,美不胜收的景象。仙海风景区是依托沉抗水库建立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每年举行不少的环湖体育比赛活动,是一个休闲、娱乐、观光的好去处。

深秋的仙海,湖水清凉怡人,山水相连,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绚烂的秋景让人迷醉不知返。行走在湖边的长廊,总有人拿出手机相机,不停地拍照,定格美丽的时光,让秀丽多姿的景色永远留下,让笑声荡漾在湖光山色之中。

清澈的芙蓉溪,从大山深处迤逦而来,像一条碧绿的绸带,飘向巴蜀大地,飘向远方大海。我们走向哪里,它就流向哪里。涓涓细流,源远流长,从我们心间流过,滋养着我们的生命,给我们无穷的力量!


                                          (原载2015125日《绵阳日报》西蜀副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