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广元晚报》凤凰周刊4月3日笔墨香副刊:侯先生在异乡

标签:
广元晚报副刊散文 |
分类: 晚报专栏 |
侯先生在异乡
■ 罗瑜权
经常在微信中看到朋友侯逸安先生转发一些广元的信息,发一些参加广元的文化活动图片和文字,他经常说:我是广元人,要为家乡作贡献!
我认识侯逸安先生是先知道他的父亲侯正荣,侯正荣是广元籍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外圆内方,独具一格,万里长城第一匾“雄襟万里”,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层楼的第一联“雄关名中外,长城壮古今”都展示了侯氏书法的雄风。
1985年广元撤县建市,作为建市后第一批面向社会公招的警察,我们从各个县区来到了川北这座新城。按照惯例,新警察要参加业务培训,我们当时住在老城河街水上派出所招待所。经过9个月的培训后我们分到全市公安机关实习,我分到市公安局预审处。市公安局预审处与在小西街的广元市看守所在一起办公。每次从单位出来,我们都要经过侯家大院,也知道了侯老先生和他的书法成就。侯老先生当时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元市政协副主席,记得侯老先生的作品一笔《虎》获得了全国书法大奖。当年,美国总统访华期间,对中国书法颇有兴趣,尤其对侯老先生的一笔《虎》倍加赞赏,随即以38万美元购买,带回美国,悬挂于白宫内。侯老先生艺海泛舟60余载,苦心孤诣,磨励精进,给世人留下了许多书法史诗般的佳作,他的许多作品作为国礼悬挂于联合国大厦,赠送国外政要,被北京图书馆收藏。
侯老先生的儿子侯逸安,与我同年,也与我有同样的人生经历,多年在部队服役,转业后到公安机关工作。他从小在广元县城长大,自幼喜爱书画。18年军旅生涯,20世纪80年代初在云南前线被战士誉为“最喜爱的军旅书画家”。从部队转业后,他分配到四川省公安厅政治部工作,我几次到省城办事,我们都相见,交谈甚欢。他现在省公安厅负责公安文化工作,是全国公安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鉴定委员会委员。他的侯氏书法,不仅传承了父亲的书风,而且吸众家之长,形成独到的风格,用字造型优美,墨色变化丰富,字体雄浑自然,行云流水,深受朋友喜欢。从他发的微信中,经常看到他回到广元参与一些文化社会活动,推动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
每次在微信中看到侯逸安先生说“我是广元人”时都感到十分亲切,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不管走到哪里,不管身在何方,我们都不能忘记家乡,忘记故土。水是家乡甜,月是故乡明。故乡,对于异乡人来说,那是一种永远无法超越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