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广元晚报》凤凰周刊12月26日笔墨香副刊:游百病

标签:
广元晚报凤凰周刊副刊广元民俗 |
分类: 晚报专栏 |
游百病
■ 罗瑜权
“游百病”是苍溪县一年四季中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且是春节的延续。每年,在苍溪老百姓中,只有当“游百病”过后,才算这年的春节过完。
每年正月十六这天,苍溪县城居民大门紧锁,老少妇孺,三五成群,举家出游,万人空巷。人们结伴而行,翻山越岭,登高望远,四处游玩,将人体的各种病痛丢弃在山野,保全一年四季身体健康与病魔无缘。
关于“游百病”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版本。传说苍溪的“游百病”活动始于东晋时期,最初仅限于妇女。妇女多操持家务,养儿育女,因此身体劳累,体质较弱,容易生病,在每年这天夜里,以驱病邪为主要目的,出门四处游走,意谓将家里病邪驱散。天长日久,形成传统风俗。以后,不断扩大,当地居民自发形成登高、祈福的健身活动,代代相传,一直流传至今。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很小的时候,在苍溪县城读书,每年这天,便全家出游。当时,“游百病”主要是到塔子山、白鹤山、雪梨山、烟丛寺、临江寺等近郊踏青赏景,也有翻山越岭到麻岭水库、杜里坝、五里子的,最远还有步行到阆中的。当时景点少,多是野外郊游。这几年,苍溪县开发了不少的旅游景点,人们“游百病”大多都流连在滨江花园,漫步在红军渡、梨博园,徜徉于嘉陵江畔,信步于西武当山,在外游走直至日落西山才尽兴而归。
苍溪县的“游百病”与附近阆中、南充、梓潼、达州等地的“登高”踏青活动有所不同。不仅历史渊源长,而且参加人多,无需动员,男女老少全民参与。活动不分场所,山包、地角、河湾、广场,到处都有人在登高、踏青、健身。“游百病”已经成为一种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
听说,苍溪县已向国家体育总局提交将正月十六“游百病”全民健身活动申报为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申报书,想必这项民俗活动今后一定会得到更加完整的保护和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