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西南商报》10月29日原点副刊:微信朋友圈

标签:
情感西南商报原点副刊朋友圈微信 |
分类: 散文随笔 |
微信朋友圈
罗瑜权(四川绵阳)
我不属于赶时髦的人,但对移动通讯和互联网却例外,近几年手机换了几个,如今又喜欢上智能手机。在朋友圈,我算是较早使用博客、微博的人之一。
前年,博客、微博使用人数渐渐下降,人们兴起用微信作为社交工具与朋友通信、与同行交流,通过微信了解新闻、获取信息。经一位年轻朋友推荐,我也注册了微信。开通微信后,给自己立下了规矩,朋友圈都是老朋友,自己发的图片、写和转的文字,不涉政治敏感话题、不涉密、不渉人隐私、不危害社会和他人,目的是通过这一平台,在朋友圈了解朋友、增进友谊、加强联系。
有一天,手机突然震动,有了新微信,打开一看,读大学的儿子邀请我加入“家庭之友”朋友圈聊天群。进去一看,只有我们一家三人。有了这个群,全家以后有什么需要公开讨论的事,不在一起时,也可以在群中交流,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形成共识。一家人在朋友圈其乐融融,很是幸福。
通过朋友发的微信,不仅能收到唯美的图片,了解旅行、生活、健康的知识,还能及时了解一些突发事件和新闻。一些哲理、名句、名言蕴涵了深刻的道理,读后沁人心脾,受益匪浅。一些句子,写得真真切切,不仅口服,心也服,简直说到人心里了。
朋友“安逸的版”是个警察书法家,中国侯氏书法传人,其父亲是己故著名书法家侯正荣,现在成都一单位工作。我经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他的侯氏书法,不仅传承了父亲的书风,而且吸众家之长,形成独到的风格,用字造型优美,墨色变化丰富,字体雄浑自然,行云流水,深受朋友喜欢。
朋友“青石板的爱”是个退伍军人。为了宣传家乡昭化古城,经常拍摄很多家乡的美丽风光照片,发在微信上,让大家通过小小窗口,了解到昭化古城的历史渊源和现状。许多朋友看到他微信发的小青瓦、古香古色的川北风味民居和人文简介后,便到昭化古城去旅游,去感受古城的悠久历史,人文荟萃。
女孩子们爱臭美,什么好吃的,漂亮衣服,美丽倩影,都在微信里晒。有一位女青年,好旅行,爱照相,经常把自己和家人的照片发在微信里。有一天,我遇到她,谈起在“朋友圈”里发的这些东西,她说想让圈里的朋友看到她的幸福生活,把快乐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学着怎样去享受人生。她最后还让我多多点赞,从她的话语里,我听出她是渴望被赞,渴望有人分享她的幸福。
微信是一种人生,朋友圈里五花八门的文章,每次都有一个好友在默默点赞,每次都有一张傻笑的评论图片。这些点赞和发图片的人中,不管是谁,都要谢谢他。事业、家庭、健康,说累也累,说不累也可以不累,而生活滋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身边有一帮好友对你点赞。当你看到你朋友圈的好友落寞时,默默给个赞鼓励他;当你看到你的好友在朋友圈意气风发时,也默默点个赞祝福他。
微信是一个窗口。通过微信窗口,我经常看到战友夜晚还上岗执勤,在节假日还加班加点,在抢险一线坚持奋战,他们在烈日冰雪里,没有抱怨,传递的是幸福,是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