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广元晚报】凤凰周刊07月18日人生百味专栏:朋友圈的人和事

标签:
情感广元晚报凤凰周刊人生百味专栏 |
分类: 晚报专栏 |
朋友圈的人和事
我不属于赶时髦的人,但移动通讯和互联网却例外,几年手机换了几个,如今也喜欢上智能手机。在朋友圈,我算是较早在网络上使用博客、微博的人之一,算起来也有9年多的历史了。
前年,博客、微博使用人数渐渐下降,人们兴起用微信作为社交工具与朋友通信、与同行交流,通过微信了解新闻、获取信息。经一位年轻朋友推荐,说微信是个好东西,是当前最火爆的手机通信软件,不收通讯费用,仅耗少量上网流量,太方便了,于是我也注册了微信,自己不想被时代淘汰。
手机的长期使用使人变得越来越懒,存下的几百个电话号码使用率也愈来愈低,只是在偶尔有事时通个话或重大节日发个短信而已。但微信的使用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闲暇时打开朋友的相册,翻开图片、文字,看到的是朋友的心灵鸡汤,体会的是朋友的人生智慧,分享的是朋友的幸福生活,虚拟的空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体验到更多纯真善良的感情流露!
有一天,手机突然震动,微信有了新消息,打开一看,读大学的儿子邀请我加入“家庭之友”朋友圈聊天群。进去一看,只有我们一家三人。有了这个群,全家以后有什么需要公开讨论的事,不在一起时,也可以在群中交流,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形成共识。一家人在朋友圈其乐融融,很是幸福。
朋友“安逸的版”, 书法家,号剑门山人,斋名“耕墨园”,广元人,现在成都某省级部门工作,是中国侯氏书法传人。我经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他的侯氏书法,不仅传承了他父亲侯正荣先生的书风,而且吸众家之长,形成独到的风格,深受朋友喜欢。朋友“青石板的爱”,家住昭化区,是个退伍军人,为了宣传家乡“昭化古城”,经常将摄影风光照片发到微信里。朋友们看到他发的川北风味民居和古色古香的文字后,都忍不住到昭化古城去旅游一回。
女孩爱臭美,什么好吃的,漂亮衣服,美丽倩影,都在微信里晒。有一位女教师,好旅行,爱照相,经常把自己和家人的照片发在微信里。有一天,我遇到她,谈起在“朋友圈”里发的这么些东西,她说想让圈里的朋友看到她家的幸福生活,把快乐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学着怎样去享受人生。她最后还让我多多点赞,从她的话语里,我听出她是渴望被赞,渴望让人分享她的幸福。
经常上微信,总希望看到一些朋友的微信,如果朋友久不出现,还有一些牵挂思念。安徽朋友李多来,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我们经常在微信上有些交流,突然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他的身影,很是想念。后来,通过微信才知道他家父生病,他回老家尽孝,照顾父亲没有时间上网,也就没有发微信。
微信是一种人生,朋友圈里五花八门的文章,每次都有一个好友在默默点赞,每次都有一张傻笑的评论图片。这些点赞和发图片的人中,不管是谁,都要谢谢他。事业、家庭、健康,说累也累,说不累也不累,而生活滋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身边有一帮好友对你点赞。当你看到你朋友圈的好友落寞时,默默给个赞鼓励他;当你看到你的好友在朋友圈意气风发时,也默默点个赞提醒他。
微信是一个窗口。通过微信窗口,我经常看到战友夜晚还上岗执勤,在节假日还加班加点,在抢险一线坚持奋战,他们生活简单,顶着烈日,没有抱怨,传递的是幸福、是快乐、是社会的正能量。
(原载2014年07月18日《广元晚报》凤凰周刊人生百味专栏,意林作文素材杂志、青年文摘电子版、光明网等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