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7.【广元晚报】凤凰周刊07月04日人生百味专栏:修鞋匠蒲老四

(2014-07-04 03:32:45)
标签:

情感

广元晚报

凤凰周刊

人生百味

专栏

分类: 晚报专栏

37.【广元晚报】凤凰周刊07月04日人生百味专栏:修鞋匠蒲老四

37.【广元晚报】凤凰周刊07月04日人生百味专栏:修鞋匠蒲老四

修鞋匠蒲老四

                                        罗瑜权

 

建设街是条小街,不到200米,周围的店铺却很多,这些店铺大多是个体的,且每一间店铺都有自己的特色,弹棉花的,补落发的,炸油条的,卖豆浆的,配眼镜的……应有尽有。这中间,有一家蒲记修鞋铺,很多年了,反正打十多年前我住到建设街开始,它一直在那里。

经营这个修鞋铺是对夫妻,店主蒲老四,人到中年,个子不高,削瘦,头发有些苍白,手臂的皮肤像熟透的南瓜。修鞋铺简陋至极,一个挡雨的凉棚架吊着一个简易的招牌了事,地上散落着各种修鞋工具与配件,还有两把木质小椅子,一条长板凳。我经常到修鞋铺修鞋、补伞,知道蒲老四是松垭乡的一个农民。

在我没有认识蒲老四前,对于修鞋、补伞、开锁之类的活,总认为属于体力活,技术含量不高。然而两件事情改变了我的看法。

蒲老四知道我是警察,很羡慕,起码不像他风里来雨里去,吃了上顿愁下顿。他经常说,还是你们好哟,旱涝保收,不像我们这么劳累辛苦。这些话听多了,自然成为一种习惯,也懒得辩解。

有一天下雨,我穿的皮鞋被水浸裂了缝,于是到蒲老四的修鞋铺。我坐在小椅子上,脱掉裂了缝的鞋,递过去。他用抹布擦干泥水,开始摆弄起来。先用小锉子将鞋底需要粘补的地方锉毛,见鞋底凹进去的缝隙中不太干净,便用一个锥子将里边的杂物一点一点的挑了出来,又小心翼翼用材料和胶水粘合好,用小锤子敲了几下,补上几颗鞋钉,再把鞋子拿在手中左右端详了一翻,他觉得很满意,才递给了我。

在修鞋的过程中,他发现我另外一只鞋子拉链有问题,就让我脱下来,给我换了一个新拉链。但给钱时他只收修鞋的钱,还让我鞋子有问题随时去修补。我执意要付修拉链的钱,但蒲老四坚决不收。他说,在外做事,讲的是信誉,不能敲杠子多收钱。

这事之后,让我对蒲老四开始另眼相看。

有一次,我去补伞,问起蒲老四的生活境况,他笑哈哈地说:“我有一双手,头脑也不笨,养活一家人不成问题。”他认为修鞋不难,只要肯吃苦,服务态度好,就会有客人光顾。在建设街,谁家的鞋子坏了,准会去找蒲老四修理。

不久,另外一件事,却让我对修鞋匠蒲老四刮目相看了。妻子有一个朋友,是粮食系统的职工。有一天,她对妻子说,不要小看修鞋匠蒲老四,真不简单,养了两个小孩,一儿一女,大女儿在中国传媒大学读研究生,小儿子在成都一所名牌大学读书。

后来我知道,蒲老四两个孩子自小便没和爸妈住在一起,蒲老四夫妻俩一直在外修鞋供养孩子。

我在川北山区长大,深知“穷则思变”的道理。磨难也是财富,物质贫乏的父母只要精神富足,就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物质贫乏的孩子只要把挫折当“存折”,变压力为动力,不懈努力,回报父母,报效社会,他们就能走向成功。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业有成的家长,很多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却不让孩子吃苦,怕孩子遇到挫折,怕给孩子施加压力,不图孩子回报,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

 

                            (原载201474日《广元晚报》凤凰周刊人生百味专栏)

 

37.【广元晚报】凤凰周刊07月04日人生百味专栏:修鞋匠蒲老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