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3.《人民公安报》剑兰周刊04月18日原色天空版:那个雨夜

(2014-04-18 08:04:40)
标签:

人民公安报

剑兰周刊

那个雨夜

散文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23.《人民公安报》剑兰周刊04月18日原色天空版:那个雨夜 

那个雨夜

                                                     ◎ 罗瑜权

 

人的一生中,一件小事,一篇小文,甚至简单的一句鼓励的话,有时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改变人的一生。我从警便是如此。

那是30多年前的一个晚上,那时我还小,在县城边城郊小学读书。那天晚上,风雨交加,我家的小木屋被风刮得吱吱响……我躲在被窝里,怎么也睡不着。到了深夜,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父亲打开门,一个黑瘦的高个子男人,披着一件长雨衣,神色紧张地进入室内,跟我父亲说话。

来人我认识,姓赵,与我父亲的年龄相仿,平时我喊他赵叔,是县城陵江镇水陆派出所的治安民警。父亲是老党员,单位的治保人员,经常与派出所民警联系,我小时候也经常到赵叔的办公室玩。派出所在靠嘉陵江边的西门市场,是一栋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这个派出所的民警包括赵叔在内不到10个人,他们都穿着上白下蓝的制服,衣领处还有红艳艳的领章,头顶缀有国徽的大檐帽,那模样真帅!让儿时的我不禁生出一个梦想——长大也要当一名人民警察!

那天晚上,我却不见赵叔的帅气,他衣裤淋得透湿,头上的帽檐还滴着雨水,神情紧张。他对我父亲说,县城发生一起重大盗窃案件,作案人翻窗入室撬开办公桌盗走数千元巨款。数千元人民币,在上世纪70年代是笔不小的数字。赵叔喊我父亲与他一起到轮船码头等复杂场所去查控,严防嫌疑人从水路逃走。屋外,那雨哗啦啦下了一整夜。那个夜晚,父亲一夜未归……

第二天早上,满身泥浆的父亲出现在屋内,母亲站在一旁不停地责怪,她一整夜都未睡觉,一整夜的牵挂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县城较小,就两条主要街道,我家所在的河街是其中一条。河街处于交通要冲,来往人员复杂,治安形势严峻,加上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差,很多孩子长期无人管教,有学不上,经常打架,小偷小摸,家中大人也没办法。自从赵叔当了河街管片民警后,经常到一些不良青少年家中做帮教工作,帮助他们改掉恶习,远离犯罪。平时,他也总在街上转悠,主动上门,为居民办事,提供帮助。

后来父亲去世,我见到赵叔的机会也就少了。

多年以后,我如愿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刚上班不久,我便留意去寻找那位我少年时代敬佩的赵叔,却听说他多年以前就已调回老家四川省阆中市了。我的心里不禁一阵怅然。

如今父亲已离开我们多年,去年清明节,我与家人一道到父亲的老家阆中时,顺便打听了一下赵叔的情况,但似乎没什么人知道他。

算起来,我在公安战线也工作了20多年。尽管远离了家乡,远离了那座我十分熟悉的小县城,但记忆却是深刻的。

又是一年芳草绿,在这个时节,我又想起了父亲,一名基层治保人员,想起了赵叔,一名管片民警。

我不会忘记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不会忘记那位敬业的普普通通的管片民警。

那个夜晚,我读懂了一个爱民的警察。

弹指一挥间。多年以后,我长大也如愿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刚上班不久,我便留意去寻找那位我少年时代很帅气的赵叔,却不如愿,听说他多年以前就已调回老家四川省阆中市。我的心里不禁一阵怅然。

如今父亲已离开我们多年,去年清明节,我与家人一道到父亲的老家阆中时,随便打听了一下赵叔的情况,但似乎没什么人知道他。

算起来,我在公安战线也工作了20多年。尽管工作远离了家乡,远离了那座我十分熟悉的小县城,但记忆却是深刻的。

又是一年芳草绿,在这个季节,我又想到了父亲,一名基层治保人员,想起了赵叔,一个管片民警。

我不会忘记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不会忘记那位敬业的普普通通的管片民警。

那个夜晚,我读懂了一个爱民的警察。


                               (原载2014年418《人民公安报》剑兰周刊原色天空版)

 

23.《人民公安报》剑兰周刊04月18日原色天空版:那个雨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