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1.《西南商报》4月9日原点副刊:家风

(2014-04-08 20:45:41)
标签:

西南商报

原点副刊

家风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21.《西南商报》4月9日原点副刊:家风

家风

罗瑜权(四川绵阳)

 

小时候,如果你在外骂人、打架,或者夜不归家,或者留着长发、留着小胡子等等,就会有人说,你是个没有家教的孩子。那时的家教,不是我们现在请一个老师仅仅对孩子的学业进行辅导,主要就是指家风教育。

我们家不是大户人家,爷爷辈在农村,父母是县城的普通职员,父亲对子女家教甚严,谁不听话做错了事就会被骂或被打。

我们兄弟姐妹四人从小都怕父母,有时还恨,有时还争吵,但后来都不那样了,为什么呢?认真想来,这与父母正直、善良、勤劳有关。他们虽然没有文化,却坚持要孩子都读书。他们对工作忠诚老实,公私分明,刚直不阿。有什么样的父母必有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兄弟姐妹四人,不一定都有出息,但都是正直善良有孝心的,都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

我们家的家风,不是写在纸上,也不是多代传承下来的,主要靠老人和大的孩子言传身教。比如,晚上要早睡,早晨要早起,要自己叠被子。吃饭时要人齐了才可以动筷子,同时不能用筷子指着别人。挑菜时只能挑盘中自己面前的菜,不能挑别人面前的。为人要谦和,上学出门、放学回家,都要喊人,要打招呼。持家要勤俭节约,要讲卫生,要会做家务事。在外不准骂人,不准打架,不准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做人要踏踏实实,把持做人的基本准则,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这些家风,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

我二十岁参加工作,二十五岁结婚,二十六岁得子。自己好像还没有长大就当父亲了。还好娶了一个贤妻,在孩子还没有满月时,我就到成都消防指挥学校学习。一年后,学习回家,孩子已经会叫爸爸了。

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多年来坚持要做的是,将自己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传承给他,要求他先做好人,再谋事再做事。

由于父亲早逝,母亲未再嫁,也未与兄长和姐姐住在一起,一个人独居多年。母亲为了孩子的学业和工作,付出很多。每次看到母亲,透过她那充满希望的眼神,我总能看到她背后的寂寞和深处隐藏着的孤独等待。这就是母亲,一生付出,全为孩子。

以后,我离开家乡,离开母亲,在外工作。每年春节,我都要带妻儿回到老家,回到母亲身边,给她买些新衣服,添些年货,陪她说说话,唠唠嗑,谈谈现在,摆摆未来,陪着老人度过一段日子。这一是尽尽孝心,二是对孩子言传身教。这一坚持就是20年,直到母亲前年离开我们。

母亲离开我们后,每年到了母亲离开我们的日子,兄弟姐妹都要回家祭奠老人。老人离开我们后,回老家的时间也渐渐少了。家有老人是个宝。老人活着的时候,儿女们,不管自己工作多么忙,常想想家中的老人,都该常回家看看家中的老人,陪陪老人,不要给人生留下遗憾。

                                          (原载201449《西南商报》原点副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