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川老县城祭奠杂谈 |
分类: 汶川地震 |
5月12日,是“5.12”大地震两周年纪念日。当天,临时开放让群众祭祀的北川老县城天气阴沉,飘起了小雨。
为了方便居民去废墟前祭拜,封锁了几个月的北川老县城对外开放,当天前往北川老县城参加祭奠的群众达11万人次,各类机动车辆达1.2万辆次。北川县政府调集120辆公共客运车辆免费运送祭奠群众,为前往老县城祭拜的群众祭奠提供了方便。前来祭拜的人们,或成群结队,或三三两两,或带着纸钱白菊,或提着鞭炮爆竹,或手执香烛。
进入北川老县城,只见柏树上和铁丝网上挂满了小白花,群山在云雾萦绕下更显得更加忧伤,每一朵菊花都在诉说着一段故事,每一个香台前的人都表达着同样的怀念。
羌山含悲,湔江垂泪。北川老县城格外悲凄和哀伤,在倒塌的废墟前,很多北川人在祭奠亲人。一束菊花,一根香烛,寄托着他们对逝去亲人无限的哀思。在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前,祭祀、上香、点烛、献花、敬酒、烧纸、燃放鞭炮的人比比皆是。在祭祀人群中,有老者,也有小孩,大家怀念着各自遇难的亲人。从现场看,许多北川人管泪流满面,但他们却将痛苦深埋心底,将乐观、坚毅、顽强写在脸上。经历了震痛的人们在铭记历史的同时,也对生活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和憧憬。
5月12日上午,北川老县城县政府广场遗址废墟前,来自绵阳市的30多名诗人和部分北川老县城幸存群众、山东援建人员代表,参加了由绵阳市委宣传部、北川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以“怀念、感恩、新生”为主题的大型诗祭活动,朗诵诗歌,悼念同胞,感恩祖国。其中北川中学学生胡扬创作的诗歌《心声》,表达了北川中学3000多位同学“再大灾难也压不倒”的心声。山东援建干部栾厚杰、杨盈盈充满激情地朗诵了诗作《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一朵朵白色的菊花,表达着对逝者的哀思。5月12日下午,北川老县城地震纪念碑前,松柏森森,哀乐低回,绵阳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在此进行了祭奠。纪念碑顶端覆盖着黑色帐幔,中央悬挂着一捧黄色的菊花。纪念碑的四周,摆放着一簇簇黄色的、白色的菊花,浸染着对大地震遇难者深深的哀悼。14时28分,在特大地震发生的时刻,所有参加纪念活动的各界代表面向纪念碑默然肃立,向在地震中不幸遇难的同胞和在抗震救灾斗争中英勇献身的烈士默哀。
当天,北川县公安局民警全员出动,从凌晨6时到岗,顶寒风,冒细雨,坚守各自岗位,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开展交通劝导分流,组织群众有序祭奠。执勤民警克服点多面广路况复杂等困难,采取滚动执勤的方式跟随保卫。整个祭奠活动和各大型集中活动均安全有序开展,未发生一起事故和案件。